讀干將莫邪

        兒子小六,快要升中一,而我身為前中文老師,也覺得他應該多受點文言文的訓練。在網上找來《搜神記》中的一篇「干將莫邪」,叫他自己看,而當晚我要外出工作,所以叮囑他讀過後,把故事說一遍給媽媽。
        第二天早上,我問媽媽,兒子講的故事如何,媽媽說:「好似精神病人咁,三個人頭在湯裡面游來游去,都唔知佢講乜兒。」我失笑:「咁佢都基本上講到喎。」
        當天晚上,拿著文本,叫兒子講一遍,發現他基本上能夠掌握故事的大要,即使很多地方,為他來說,是匪夷所思。為什麼明知會死都拿劍去見王上?為什麼人家叫你割自己的頭下來,你就願意呢?為什麼那個客又會犧牲自己呢?我漸漸發現,文言文的文字固然是一個障礙,但是深層次的困難,是古文裡的中國,與我們今天的思維,已經有很大的差異。一言千金的世界已經走得很遠,我們都在一個講效果講靈活變通的社會裡,浸得許久許久了。
        這又令我想起今天中學文憑試的一道口試題目:「寧吃人虧,勿使人吃我虧」,據說解不了題的考生,為數不少。有人說是文言文不易明白,但是在一次閒聊裡,一位老師的說法,我也覺得可以反思:「今天的社會講權利講爭取,吃虧就是便宜的想法已經不再提到,所以學生根本不能從題目的角度思考,自然解不了題。」

        也許,讓我們與傳統文化產生距離的,不僅是文字障,更是價值障呢。
附上文章,你可以自己看看:
    楚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劍有雌雄。其妻重身當產。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出。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莫邪子名赤,比後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楚王。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欲報仇。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子也。」於是屍乃仆。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于湯鑊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墜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墜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辨。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