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躁爸爸

        上星期兩公婆有極短的二人世界時間(一個上午),又想看電影,在不願意看侏儸紀世界的情況下,唯一找到有共識可看的,就是《親親躁爸爸》。
        電影很簡單,一個家庭,兩夫妻加兩個女,丈夫是豪門出生的落魄藍血,太太是黑人。在七十年代活於波士頓,生活困難,於是老婆想發奮向上,獲得獎學金到紐約讀MBA。唯一的出路,就是把兩個女兒,付託給有點瘋瘋癲癲的老公了。
        劇情就不詳述,其實沒有什麼大劇情,都是生活瑣事,只是一個情緒有問題的爸爸,如何和兩個女兒生活,又如何和太太保持關係。一路看,我想到的,是另外兩個詞語:
(1)付出。什麼才是付出呢?由於有情緒問題的爸爸,最好能夠過有規律的生活,所以他與兩個女兒一同生活,為他是好的。但是,他就要過正常的生活,不能去酒吧,要把家盡量弄得人模人樣。媽媽力爭上游,其實是付出天倫之樂,去另一個地方打拼。電影呈現的,是在家庭內,我們很難說得清楚明白,誰叫做付出誰叫做得益。
        尤其是,在匱乏的家庭裡,很多選擇都是好差同冇咁差之間,又或是看看家庭成員中誰付出代價。媽媽本來想帶兩個女兒到紐約定居,因為在波士頓,黑人女子找不到銀行的工作。如果這樣選,爸爸就要一個人在波士頓生活了;最後,媽媽的選擇是自己去紐約工作,讓爸爸和女兒一起,原因是媽媽一想到,女兒在紐約,除了上學,就只有困在屋中,就很傷心了。
        一家人,誰得誰失,誰知?
(2)愛與坦誠。電影中很有趣的地方,是兩個女兒都很直率地說自己的看法,因為爸爸瘋瘋癲癲,你說得委婉他根本不理會,你直斥其非他都不一定改變。所以,當爸爸提議,女兒可以帶朋友來自己家玩,女兒直接否決:「我家就是狗窩,那能讓人來?」看完這齣戲,讓我大大提高了自己對子女說話的抗逆力。
        更窩心的是,爸爸傷心走後,女兒終於帶朋友仔一同回家玩了。

        說什麼,有時不打緊;做什麼才是最重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