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紀念館

        如果是一團人來遊,應該不會來此館,所以來台多次,都沒有到此。對「二二八」的瞭解很淺,最深印象就是「悲情城市」,啞的梁朝偉。
        訪館,看資料,對事情瞭解多了,就覺得,太陽底下的新事,真的不多,尤其是歷史,總以某個方法,再來一次。
        人民不滿到反抗,政府一邊扮和談,一邊向中央求援,待兵力充足,鎮壓。
        歷史細節,大家有興趣可以到館一遊。只是,看一個個犧牲者的名字及經歷,很有大時代的唏噓。特別是其中幾位,在二二八事件後,致力修補裂縫,希望政府民間和談,大家一起解決問題,讓台灣走向更好的未來,轉過頭,就消失了。館裡好幾次出現「屍首至今未能尋回」,實在是很痛心。
        我一直看,幻想這幾年當時的社會賢達,在陳儀變臉時,其實在想什麼。也許,他們都預想到了,只是在這個大時代,不是自己走出來,誰來?還是,他們完全想像不到,本來一臉誠懇的官員,原來翻臉去翻書還要快?
        在這樣的大時代,如何自處?在我們的大時代,會否也終要面對這樣的一刻?我想,在催淚彈施發的一刻,不少香港人,真的有這個想法。
        在受害者名單處,有一組雕像,代表等候丈夫兒子回來的悲慟婦女。家庭就此破碎,期盼回來的人,永遠都不回來了,還有的是旁人的指責。這也是我一直看一直想的事情。正如一位義工來與我們聊天,說自己小時候,就覺得這些被捕的人是壞人,因為大人噤若寒蟬,而他們想,被政府對付的人,就是壞人。我想,也許有一天,官方會承認雨傘運動的民主意義,到時許多人成為「烈士」,但其實,在歷史未成為歷史之前,他們一直都是過街老鼠,認為他反中亂港的人,在人口中,或許是佔了一半,甚或以上。

        鑑古知今,愚昧其實是有著數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