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藍


         女兒愛美,這幾年在學畫的老師薰陶下,手作仔做得好好。剛畫完的小油畫,相當漂亮,她自己為書桌做的小擺設,甚有風格。她一直學琴,但過去彈琴,即使我這個五音不全的人,都聽得出沒有感情,太太老是感嘆女兒技術比自己當年還要好,但就只能彈出個音,沒有靈魂。考過八級後,不知甚地,開始有點味道,聽她彈琴,變成一種享受。
        前一陣子,談起自己中學時代讀過什麼難讀的書,我提到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兒子竟然覺得有興趣,我就從圖書館借來一本,姑且一試。結果,「好好睇,」亞仔帶點激動地說,「佢描寫真係令人覺得好唔同,你會覺得好明白佢既處境。」
        然後,我借來我也沒有看完的《罪與罰》。其實想借《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村上說看過的人少之又少的一本書。但是,公共圖書館沒有,就借《罪與罰》。老實說,我本來就覺得,會看下去的可能很低。
        也許是小說真的吸引,也許是時機對,兒子真的很迷地看。「作者好犀利,把明明不合理的行為,因為心理的描寫,令我好信服;睇其他小說,我覺得自己是在看小說;看這小說,我覺得自己變成了主角。」
        子女成長的過程,許多煩惱,包括令我好煩惱。但是,看到他們成長,這本身是悅目賞心的,特別看到他們跨越我自己,做到我本來沒有能力的範疇,有一定的能力,非常開心;在我本有能力的範疇,有所超越,我就更加激賞。
        剛看過毛記電視的「今日問真D」,看到許多年輕人抱怨父母永遠都覺得他們不成,這確是不理想的情況。如果我們都相信,人需要的是「賦權」,即肯定他們是有能力的,他們才能再進一步建立的自己的能力,可能,先要欣賞他們做的事情。
        如果說,今天我在自己小朋友身上看到一點成果,這不是昨天發生的,而是在過去十年裡,放手、相信、肯定,而最後才結出好果子。

        大家努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