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去逛新開的公共圖書館,再一次確認,今天的圖書館,不再肩負傳承傳統的作用了。
上一回有此感覺,是到圖書館找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一本也找不到。我年輕時,讀賽珍珠的《大地》就是從大埔圖書館借來的。除了諾獎名著,還有許多西方名著的翻譯小說,如《天國旅程》,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瑪助夫兄弟們》還有《戰爭與和平》,都是架上常客。現在,零星一兩本還找到,但其他全讓位給流行小說了。
今回則是找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結果只能借到圖文並茂的《精神分析入門》。同樣地,文史哲的經典書,幾乎一本也找不到。
當然,我明白讀者需求等等因素,也不是怪圖書館,只是覺得,如果在社區裡,真的有怪孩子,可以讀經典一點的書,公共圖書館不再負起這傳承的責任了。只有生活在中央圖書館附近的孩子,才有機會探索很少人有興趣的世界。
其實,要平衡群眾需求與文化傳承,總有方法的,現在用兩三個書架擺金庸古龍衛斯理,並不是善用資源的方法。

不過,是否真的有關心這類問題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