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選擇

        DSE放榜在即,外甥來我家吃飯,自然離不開這話題,而外甥亦好明顯,厭倦這話題。
        「如果真的考不上,你打算如何?」
        「咪做野囉。」
        「做乜?」
        「做乜都得,無所謂。」
        M記賣包?7仔收銀?」
        「都得架,近屋企就得啦。」
        我在看女兒學校歌舞劇的場刊時,就浮起外甥這段話。女兒學校的歌舞劇,是在學校內舉行的,因此一切工序,都是學校師生負責,而從當中的甩漏,可以推想,學生的參與度不低(例如中文翻譯字幕就不斷有小錯誤)
        我由此聯想到,在這兩年一度的學校歌舞劇裡,學校內的同學,得到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去試做一些課本以外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必須學生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力,才會令整件事成功。做主角的固然在發揮自己的才能,做佈景的又何妨不是?做翻譯的也會看到自己的成果,就算是帶位的,也會有技巧做得更好。
        這些真實的經驗,就正好讓年青人去探究,自己其實喜歡什麼。單憑上課讀書,就只有喜歡學術的同學,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並繼續發揮,而喜歡動手的人,喜歡與人接觸的人,喜歡創作的人,就很難發掘自我。久而久之,他們被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課本,磨掉信心與個性,逐漸就走向「無所謂」流了。
        一所普通的津貼中學,能夠透過一個活動,讓學校學習更趨向多元,更能發掘多元智能,這是我欣賞的地方,也覺得是學校應該朝這方向走。

        所以,外甥以及一眾即將放榜的考生,其實面對的問題,不是終歸是否考得上大學,而是在12年的義務教育的「薰陶」後,他們還有沒有能力和意圖,試不同的東西,從而發掘出,「我就是要做這樣的事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