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祈禱落幕時》

        有些小說,看完後會念念不忘,因為寫得好看卻有不圓滿的地方,結果自己會不斷腦補,想把情節改動得更圓滿。這次看當祈禱落幕時》也有此感覺,好好睇,但有些地方不圓滿。
        不過,回來開始看小說原著,並且上網查究《曾根崎殉情》後,覺得自己所謂的不圓滿,或許是文化差異的結果而已。
        電影裡女主角淺居博美是舞台劇導演,她所導的作品,正是改變自《曾根崎殉情》,名為《異聞‧曾根崎殉情》。《曾根崎殉情》是日本家傳戶曉的故事,所以電影裡沒有任何解說,然而,不知道這故事的內容,好難看出電影要傳達的神髓。這裡抄維基百科,供大家參考:
醬油店的店員德兵衛和遊女阿初是一對情侶。德兵衛在叔父家中當學徒打工,因他的老實而且勤奮工作而獲得信賴,叔父要求他和姪女結婚,更把一筆錢交給德兵衛的繼母,準備讓他用來做生意。德兵衛已經有阿初而拒絕,因而激怒叔父,要與德兵衛斷絕關係,並在七日內歸還金錢。繼母貪財,因此德兵衛好不容易取回存在繼母處的訂婚金,卻被友人九平次強行借去,說三天後歸還,但三天後卻不承認借錢,反說德兵衛誣衊自己,打了德兵德一趟。
無路可走的德兵衛決意尋死,打算再見愛人阿初,尋得阿初後,相見不久,九平次來訪阿初,於是阿初讓德兵衛藏於地板下。九平次在阿初面對,不斷說盡德兵衛的壞話,德兵衛在地板下捏拳忍怒,同時聽出阿初亦決定同死。深夜兩人攜手走到露天神社的林中,在連理松木下確定對方對死亡的決意後,德兵衛以脇差取去阿初之命,再斷去自身生命。
我也略加改寫,更容易明白。先看這故事,再去看電影,感覺應該好唔同。文化差異就是文化差異,有時好難跨越。
電影的牌面是推理偵探片,骨子裡是親子片,談父母子女之道。男主角加賀恭一郎與女主角淺居博美代表兩種親子的關係,同樣在苦難裡,如何可以走上生路或陷入死路,「為你好」究竟是放手,還是設計子女的人生呢?電影沒有細緻著墨,但值得我們思考。電影裡的母親百合子與父親淺居忠雄都為子女犧牲一切,結果卻大不相同。

小說還未看完,希望讀畢,會搞清楚電影題目的意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