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厚天高》

        從知識得益來說,看此片,對本民前這幾年的發展,有較清楚的圖畫。
        關於紀錄片本身,我看的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幸與不幸。
        電影沒有交代梁天琦及本民前的細節,畢竟這不是重點,但我想說,梁天琦這幾年,都沒有怎樣正式工作過。同時,本民前也能迅速地有「辦公室」,開始選舉工作。
        不是要質疑,而是想說,這一代人確是活在很富裕的社會,在物質上,他們沒有那種「當下」的恐懼。梁天琦在梁頌恆當選後,淡出,是去了美國。電影沒有交待底蘊,為我來說,這有點像夢。
        我想,這種某程度能夠從經濟束縛中逃出來,是這一代年輕人的祝福與詛咒吧?因為沒有眼前的經濟困難,他們好像有空間可以為所欲為,可以偉大,可以肆意叫「民主黨賣香港」同「馮驊食屎」,甚至可以在現場呈現人性的光輝。我覺得,富裕的社會給予他們自由理想的空間,卻在他們冒出自己的自由意志同時,輕易地扼殺他們。
        電影裡,導演好幾回問梁天琦,如果再揀,他會如何。梁天琦的答案是矛盾的。我想Hea過,我會照樣走下去。準備選舉的畫面對白也突顯這些荒謬:我要代表香港人,我是獎金獵人。這一代的年輕人,一腔熱血的同時,他們不是沒有盤算過這樣那樣。只是,在有空間裡,加上社會的洪流,他們在思考中,行動已經不由自主地,展開。
        香港給予他們小小的火炬,卻在洞穴外,刮起暴風雨。這些年輕人,因為有火炬,看到自己困在洞穴裡,所以想走出去。可走不了幾步,風雨就把火炬完全摧毀了。鏡頭下的梁天琦,一直都很累很累很累,可以想像,你的火炬,一次又一次被吹熄,究竟是再點,還是索性放棄呢?這是一個問題。

        看罷回家,在車上與兒子討論。言語間,兒子對我們這一代的循規蹈矩,有掩不掉的蔑視,而覺得自己那一代,不再介意是否可以安穩生活。我想,電影的題目正好反映導演自己觀察梁天琦這兩年多的真實感覺呀:地厚天高,遠超出你的想像,亞仔。電影裡神采飛揚的黃台仰,正是這齣片裡最深沉的留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