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北歐萬有理論》

        幾年前看《我的底層生活》,讓人看到美國低下階層的生活,加上作者自己親身上陣來經驗,書很好看,我視為年度之書。想不到,幾年後再有「年度之書」的這一本,竟然呼應《我的底層生活》提出的問題,同樣讓我大開眼界。
        北歐萬有理論》的作者是芬蘭人,因為姻緣(不是因緣際會的因緣,是男親女愛的姻緣)移居到美國,文化衝擊令她相當困惑,因此下工夫瞭解美國的各種制度,再與她在北歐經驗對照,然後發現:美國那一套其實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書裡首先談到的產假制度。原來在美國,公司在五十人以下,不用提供產假,廿蚊張大概不知道這事情,不然一定會大講特講。即使是五十人以上的公司,產假要有三個月,但屬無薪的。
        隨即,作者提出一個觀點,我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產假不是政府的福利,反而要以謀利為主的公司提供呢?作者可說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指出美國現在的做法的荒謬處。
        同樣地,在醫療保險上,美國以公司提供為主的方式,作者既感到不可思議,也指出它的其中一個弊端,是員工是否繼續一份工作,會被醫保牽著走。由於醫保非常重要,作者以自己親身經歷為主,說明這種做法,如何危險。由於作者由芬蘭移居來,未有醫保,而美國不少公司的做法,員工的直系親屬同樣享用公司的醫保,於是,丈夫在考慮公司時,就要考慮公司提供的醫保,是否包括作者在內了。作者因此感到很不舒服,因為她必須依靠丈夫,他們的感情不再純粹了;丈夫工作要考慮的,不再僅是工作的內容,而是醫保了。這一切,都不符合作者一直提到的「北歐式愛的理論」。
        北歐的文化傳統,他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愛,是建立在各自有足夠的獨立能力上。要先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再彼此關心交往,這才是真正的愛。因此,北歐諸國的政策,都是朝向「讓人可以獨立自主」為前設來思考的。政府提供各種「福利」(作者不同意這些是福利),真正的目的,是讓人可以更自主他們的人生,從而發熱發光。
        因此,作者對教育的看法,完全顛覆我一貫的理解。她指出,有關提供教育,主要有兩個角度,一是「需求」,二是「供給」,而美國把重點放在「需求」上,即看學生方想要什麼,於是要提供很多選擇給學生方,讓他們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
        作者先指出這做法的第一個盲區,就是選擇的往往是家長,接受教育的卻是學生,這落差本身已經違背了「需求」本來的意義。再者,當重點放在選擇上,教育就成為競爭工具,大家都把教育的重點放在與別人競爭上,而非學習的內容上,即讀幼稚園就想如何考小學,小學時就想如何考中學、大學;學校要讓別人選上,就要勝過其他學校。最後就是家長背景左右選擇,這樣的教育政策的結果,是跨代貧窮、流動呆滯。
        北歐的教育,卻從「供給」的角度來思考。政府要想,每一個國民在成長過程裡,基本要懂什麼,這就是教育的內容。重點不在選擇,而是一種基本人權,每一個國民都應該得到的培養,才是政府教育政策的重心。因此,作者在美國時,看到美國家長為子女讀書花上千萬心血,最初非常困惑。在芬蘭,孩子到入學年齡,政府會寄來通知,告訴家長,子女就在家附近的學校上學,而家長不會有什麼意見。按作者所言,在芬蘭,教育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
        有關各種政策,作者都以「北歐式愛的理論」加以解說,這裡不一一介紹,真有興趣,很值得讀一讀。再談是大家都會質疑的一點:錢。作者以美國與北歐國家作比較,發現大家在教育、醫療等項目上花的錢其實差不多,但北歐國家能夠提供全民而優質的服務,美國卻是差上一截,特別從各種國際排名上。
        書一直讀下去,看到的是美國情況,想的卻是香港。我一直隱約覺得,今天香港的富裕程度,應該可以讓大家都過得更好,但究竟要怎樣做才可能呢?這書提供了北歐社會的實例,說明該如何。正如作者在書中經常提到,美國的問題,不是地域文化的不同所造成,而是身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沒有提昇自己的意識,重新規劃符合已發展國家的制度。
        在香港,六七十年代起家的人,往往也是如此抱殘守闕,卻不明白,在今天的社會實況,政府其實可以提供一個讓人沒有後顧之憂的基本環境,讓每一個國民全情投入自己要追尋的夢想裡。星期一看「鏗鏘集」時,中四綴學的女孩說自己追尋職業電競手的夢,可能要賠上自己的人生。這時,我即刻想起這本書,只能感嘆,如果妳活在芬蘭,即使追夢不成,還能夠好好繼續後來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如果這樣,會有更多人願意尋夢,社會就一定會更有活力和發展了。

        作者一再強調,政府提供,不是福利也不是利他主義,而是一個現代化的社會,透過政府這些政策,提供一個基礎,讓每一個國民可以有機會發揮自我,這才是真正富國強國的道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