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重要在於你看不到的地方

        這兩天,突然想起自己的中四中五班主任。想起她帶我去吃西餐,是我人生第一回。在那個年紀,有一位你願意交心的老師,向她傾訴,又或聽聽她的意見。即使我完全想不起她提過什麼意見,但在三十年後,還是有點溫暖的感覺。
        我想,學校為學生的重要,往往是這些不會印在成績表上的地方,卻有更多是個人的體會,又或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最重要的地方,是人的互動。這包括師生之間,也包括同窗之誼。許多生活小事,累積起來,成就今天的自己。
        我不覺得我做學生的年代,學校制度較今天好。只是,當天的學校沒有什麼制度,加上人相對簡單,我們在學校,還可以互動。老師還有時間在放學後與同學聊聊天,上課時還有心情搞搞震;同學放學後還可以留在canteen吹水,或是轉移陣地去打麻雀。
        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但在書本上學來的,永遠都不夠活過的那麼有記憶。
        教改其中一個大弊端,就是把學校弄得太功能性,讓學生與教師都太充實,結果就沒有生活了。做什麼都要有目標,做什麼都要評效果,一切都要有報告,全都是與生活對著幹的。
        其實,學校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師生在其中生活,才是學校生活的寶貴財產。
        看回子女,我自己一貫都是以這種「價值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的態度來看待他們的學校生活。太太最近談起子女的小學生活,完全沒有印象,他們的默書。我算是有份處理這問題,基本上是不理會。他們要幫手溫習,我就幫;不提到,就不理會。默回來簽名,100分就讚一句,70分就話「是否沒有溫?下次努力」。也試過不合格,都是那句話。
        默書也好,功課也好,甚至考試也好,都是校園生活的精萃。不至於完全不用理會,但不能讓它們喧賓奪主。學校裡可以有很多互動,這是父母不可能看到,因為子女自身也未必察覺。

        所以,與學校保持距離,讓子女自己生活,他們自有滋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