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寺


        很不願參與團體活動,但這很可能讓自己看少很多東西,所以總要在機會來時,不要拒絕。自己有份負責的課程的學生會舉辦遊慈山寺的活動,結果人數未滿,於是我就參與一起去了。
        因此,又開了一次眼界。感想有三:
(1)   錢不是萬能,但錢真的很高能。導賞開始前,導賞員每人派一部耳機,因為這道場強調要靜,導賞不能高聲說話,所以大家可以透過耳機會聽她說話。這不是什麼特別事,不少博物館也如是,問題是耳機的效果。不僅導賞員說話清楚非常,身旁人問她的問題,一樣聽得清清楚楚。
不僅是有耳機,而是有一部遺失了要賠500元的耳機。
作為一間年資甚淺的道場,本來沒有什麼歷史可以介紹的,但這裡有很多移植過來的歷史。移植過來的無憂樹,因為佛陀在這種樹下誕生;接枝過來的菩提樹,是斯里蘭卡送贈的,相信就是2500年前佛陀在其下悟道的那一棵。建築是仿唐的,觀音像是仿宋的,這高達23層樓的觀音像,重達5百多噸,分成幾千片鑄成,但為臉容的美觀,那一片是四百尺完整的一片,「所以我們把它由三門仔碼頭運上來,都真的不太容易。」
感覺很奇怪。很浩大的宗教建築工程,背後是某一個人的意志加上億計的金錢。寧靜平安裡總覺得還有點什麼而已,很難把富與豪的感覺揮走。道不明說不清的一種很有香港風味的感覺。
(2)   慈山寺有其理念,雖然我對佛教沒有什麼認識,也感受到整個安排,都是想來訪者嘗試學習佛家的思想價值等等,從而得到人生正向。因此,一開始要大家關手機,基本上不要吃東西,低語甚至靜默。如果你是自己上網登記來「參學」,還可以參與抄經、插花等mindfulness的活動。要讓永恆地遊覽觀光的我們轉化為止靜寧定的心靈尋覓者,寺方採用溫柔而堅定的管理方式,期盼來者能夠明白這理念。
這種柔性管理與mindfulness式的表達,為切合現代社會的實況而嘗試的改變,我們是否該反省學習呢?某程度上,慈山寺正明白到對象自身的重要,如果你想他們改變,想他們接受你的看法與意見,你不能只是說自己的話。
天主教可以如何在對象的角度,思考信仰的傳播呢?
(3)   導賞員在介紹建築的同時,也談點佛學。她很努力,但她介紹的佛學,我會稱為「常識性」佛學,正如我們談天主教信仰時,很容易也是「常識性」的:導人向善,做好事,正能量,守戒律等等。
這些當然是好事,但它們不是佛教或天主教最核心的思想。似乎,不同的宗教都有相同的情況,就是在廣大的信眾裡,無可避免,要有些更「常識性」的信仰方式,讓大部分人能夠依隨,讓大家在日常生活裡也可以按此來好好過自身的小日子。但是,這些「常識」背後,是有更深的基礎,如果我們真的想知道自己是否以此方式來信仰,尋找更深一層的東西,仍然是重要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