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指與被指


        雖然還是談這場運動,但是較個人的感想。
        自己讀中文出身,但我並不是很中文人,於是對文字的趣味,更好奇於其可能性。
        《願榮光歸香港》被人拿來配上支持警察的畫面,有朋友一看到就爆炸,我第一個反應是:是否配得到呢?看下去,有得也有不成的地方。
        又如暴力、暴徒、暴亂等用詞,究竟如何解讀,很有趣。未有警暴的時代,談到暴力,必然是指向抗爭者,所以政府說慣了嘴。可時移勢易,不加主語而譴責暴力,我時常都覺得,這種雙向的能指,很有趣。
        因此,官方的說法,許多時候,我都會想起《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裡「小字典」一章。在那一章,薩賓娜與其情夫弗蘭茨的交往,卻處處突顯二人對相同概念的南轅北轍。我印象最深刻是「生活在真實中」一節,為活在極權國家的薩賓娜來說,「生活在真實中」就是可以不坦白,所以她對偷情有一種安心;為弗蘭茨來說,把私情公告才是真實。
        結果,弗蘭茨向大家宣告自己的私情,而薩賓娜因此離開他。他不明白,她明白他不明白,但這不再是明白與不明白的地方。
        所以,這類說法,我時常都覺得正堪玩味:這些持續而且大範圍、不定時、不定點出現的違法及暴力行為,剝奪普羅大眾正常生活的權利。我們呼籲廣大市民共同向暴力說「不」,協助社會盡快回復秩序。(香港政府公告,2019/8/12)
        好玩的地方,因為它理所當然地假定,大家都會配上某一特定的人(就是示威者),可是有不少人(如我),自動會配上另一組特定的人。再想下去,政府所以有這樣的底氣,本來是建基於它的公信力與合法暴力,而愈來愈多人敢有其他想法,不僅僅是文字的可能性,而是內心如何看待政府的範式轉多了。
        在動盪中,這類文字的多樣性,總讓我覺得非常有趣:攬炒的主語是什麼?共同的受者是誰?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浮現另一個可能,是今天的困難,也是趣味的所在。

留言

lscpeterman說…
結論就係政府D新聞稿,其實係俾支持者而唔係俾示威者睇既。呢期政府d新聞稿唔係for同市民溝通而係for strengthen支持者的支持。只有支持者先可以自動RELATE 個D 負面terms 落示威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