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欲》


        這陣子的社會氣氛,很難讀無聊書,本來追看幾本無聊流行小說都顯得索然無味。本來懷抱某一種心情,讀《生而被標籤:美國種族歧視思想的歷史溯源(Stamped from the Beginning: 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Racist Ideas in America),感覺很對,只是書很長,應該要讀好一段日子。隨手拿起太太正在看的文字欲》,一讀難以釋卷。
        書的好,有幾個層面:
(1)   每一篇特寫都很用心,總有觸動你的地方。作者抓得住被訪者的神髓,往往是一句話或一個表情的描寫,打動讀者。好幾篇,我都感動到幾乎落淚。
(2)   在此時此刻,這本書很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治療作用。書的內容與今天的局面沒有直接關係,但讀下去,你會覺得千絲萬縷。第一篇談一位母親照顧智障的兒子,兒子因為牙齒脫落而樣子奇怪,怪到母親不敢帶他坐地鐵,因為試過對座Office Lady嚇到走人。最後,因為政府提供的牙醫服務而得以「變番靚仔」,可以自在外出。但政府後來卻要取消這個不過一千多萬的計劃,置智障人士於不顧;訪問露宿者的一文,就是政府把露宿者的家當沒收棄置,用行政手段封殺露宿者,但訪問裡請露宿者談自己的愛物,重現他們也如同你我,有自己的生活,而這生活,就被政府抹殺了。
這些文章都是談小人物,小人物如何在我們的社會裡被壓迫。我想,就是這樣一件復一件的小事,累積了22年,終於,在呢個moment,我地要爆啦﹗
更直接是有關黃之鋒的訪問。這三篇文章有多好?好到黃之鋒為書寫序,感謝筆者這三篇文章,寫出當時真實的他,在芸芸眾多的訪問中,最紀實可堪留念的三章。
我暫時只是看了第一篇的大半,讀不下去。
文章寫黃之鋒在反國教運動中的種種。文章裡寫一個十五歲少年如何在巨大的政治事件上抗爭,當時覺得很激進、很困難的地方,正是我讀來忍不住落淚的地方。如果當年的黃之鋒已經承擔太多,今天的年輕人又如何呢?文章把黃之鋒的歷史寫下,今天的年輕人,多少要隱沒在無聞中,即使他們付出的更大更沉重。
(3)   一直讀下去,這本書,很值得喜歡學習的年輕人,好好地讀一遍。一方面,不少文章往往從一個平凡的事件裡翻出很有意義的想法。例如〈那年夏天,香港青年去歐洲賣藝〉一篇,介紹龐一鳴帶一群年青人去歐洲旅行,但要以賣藝維生。整個過程,許多地方都顛覆我們原有的想像,而作者點滴寫來,其實是上佳的香港人價值反思。
還有,這本書實質是作者教授特寫的教材,文章前後的解說,對如何寫好一篇文章,有很大的啟發,有志於寫作的人,亦應一看。
雖然一篇篇特寫都是寫不同的人,但全書合起來,正是作者譚蕙芸的特寫。她如何以記者為自己的志業,如何起伏,在其中如何學到專業與愛,雖然沒有一筆直寫,卻深深感受到其中的不易與樂趣。
        2019年年度之書。

留言

lscpeterman說…
呢期我先睇作者個fb , 佢的文字, 真心好正 , 令你入到個場景度。經你推介, 真係好難唔問你借黎睇。
Unknown說…
我是譚蕙芸,感謝你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