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而不屬於世


        不少人說經過四個月的動盪後,九成半以上的人都有抑鬱跡象,吃不下睡不好,情緒不穩,心神彷彿。我就是剩下那半成。
        如何可以做到?又要讀書又要做野。
        要讀《致狄奧尼書》。這是初期教會的作品,描述當時的教友生活,說初期教會的教友「猶太人敵視他們,當他們是異邦人;希臘人迫害他們,但凡仇恨他們的人都不清楚他們仇恨的因由」,當時的迫害甚至是「致於死地」,「蔑視」、「懲罰」、「侮辱」。但這些教友仍然如常生活,「適應當地的衣食及生活習慣」、「處處都表現出模範的社群生活」。
        為什麼可以這樣?因為「他們居於本土,都有如旅客」。在教友心目中,「他們旅居此世,但實在是天鄉的子民」。
        第一至二世紀初的教會,氣氛傾向相信耶穌基督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重臨於世,這是初期教會的教友,為何可以這麼堅毅的重要原因,但這不是全面的原因。因為,往後的歷史裡,能夠這樣頂住外在的壓力,仍然好好地活出信仰的教友,前仆後繼,從不間斷,大家熟悉的就有日本教會,又或是國內的教會。
        因為,這種「在世而不屬於世」的信仰二路,是我們每個教友都要銘刻在心的。正如《致狄奧尼書》上面所言,就是「旅居此世」的心理質素。
        我們在此的一生,如同旅客。如果你只是旅客,這眼光就會相當不同了。遇上粗魯的旅店店主,你也許會氣惱,卻不會長放在心,甚至到你回家後,會把這不愉快的經驗,轉化為人生的美好點綴。
        許多時候,我們把眼前這一切視為永久與全部,因此我們把感情過度投入其中。當你明白自己的永居之所,實在生命以後,就不會再讓自己的情緒過度波動。
        不過,又不要忘記,在《致狄奧尼書》裡,那些教友即使心繫天國,卻沒有不好好過活,他們同樣如常度日,甚至比一般人更認真的生活。
        這當中有一份張力,也是每一個基督徒永恆反省實踐的地方,就是眼望天國,腳踏人世,二者如何好好地平衡,是永遠都不會做到滿分的功課。
        在此時此刻,用旅居之心,活現實的路,大家努力。

留言

lscpeterman說…
"旅客心態" 都正正係我近呢幾個月的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