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


        談原罪是人的有限,而救贖,正是要活出人的無限。
        傳統談救贖,強調耶穌在世受苦至死,這死亡為我們帶來救贖,就是靠耶穌去死,所以我們可以復活。這類說法有其具體實在的好處,但道理總難說得明白,為什麼貴為天主子的耶穌基督,要在人世間死一趟,才可以救我們呢?祂說一句話不就可以嗎?
        今天對耶穌救贖我們的理解,是他用人性活過自己的一生,示範了人性是可以完全服從天主,即使走向死亡。人,原來可以放下自己,活出自己生命裡真正的意義,而非受限於人性的有限,被好惡勝敗所控制,反而是聽從真善美的聲音,即使這使命,讓耶穌受盡痛苦,屈辱至死,他在斷氣前的一刻,仍然堅持自己應該這樣活到最後。
        救贖的另一面,則是耶穌身上的神性,而這就從復活中顯現出來,意思是耶穌的一生是完全失敗、受盡恥辱、終於死亡,但他能夠忠於自己的生命,走到最後,神性會把這樣的生命,賦予完全不同的意義,而耶穌就是以復活來表達這種意義。
        因為耶穌示範死而復活,這引領我們明白,只要聽從天主召叫,按這份使命生活,活出自己有限生命中的無限,十字架上的耶穌告訴我們,死亡就是生命,失敗就是勝利、恥辱就是光榮。
        耶穌的救贖,不是以祂身換我身的等價交易,而是人性標準的示範。當耶穌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人,在人世間走一趟時,他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活出理想,而不用把自己受限於那個自我的。
        在今天的社會狀況,很多基督徒都很不安,因為前景不明,生活不穩,形勢好惡。或許,這一切都是天主的祝福,因為在過去的生活裡,香港的教友很難有與基督同行的感覺。耶穌就是一條友走出來,做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但從來沒有人保障他會有果效,以及安全。
        不僅是他,祂的宗徒保祿所寫的書信裡,有好幾次提到受苦清單,說明傳教工作其實是玩命玩兒,但保祿同樣無畏無懼,走上可能有山賊的旅途,進入不甚歡迎他的會堂,面對拿石頭砸他的群眾講道,再要擺平自己建立的教會的內鬨。
        在苦難中活出使命,耶穌如是,祂的宗徒如是,如果我們能克服內心的恐懼不安,放下自己的得失成敗,就會聽到一把最微弱的聲音,指使你走上絕嶺危關,這就是救贖之始,亦是得救之果。

留言

lscpeterman說…
非常同意,我"覺得",如果教會的禮儀中,神父在引導大家默想時,不只用"耶穌咁慘係因為救我地"呢個論述,而以耶穌的死如何指引我們看世界再補充,我們的信仰在生活中會扎實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