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


        初期教會曾經有一場大內鬨,為的是割損禮。
        由於十二宗徒都是猶太人,他們聚合的人都是猶太人,所以他們的信仰標記,仍然是猶太習俗。但保祿走出去,他聚合的人有猶太人,但更多不是猶太人。
        爭論開始出現。怎樣才是教友?由耶路撒冷走去羅馬其他地方的猶太基督徒就指責非猶太基督徒沒有做好本份,沒有恭敬天主,沒有按天主的旨意行事。舊約裡明明寫好了,與天主立下的盟約,就是要以割損做標記。
        保祿還因此與伯多祿吵起來,因為伯多祿與那些沒有行割損禮的教友割蓆。真的割蓆,不與他們同桌食飯。保祿即時扯火,責罵伯多祿,而他的說法非常有趣:「你是猶太人,竟按照外邦人的方式,而不按照猶太人的方式過活,你怎麼敢強迫外邦人猶太化呢?
        保祿沒有說誰對誰錯,反而要說的是,只要按真理行事,各自有不同的方式,又有何相干呢?既然十二宗徒要按猶太習俗來生活,外邦人也要按自己的習俗來生活吧。
        因此,教會在真理下尋找自己的生命,而生命的出路從來不止一個。即使手握大權的主流人物有自己的做法,保祿可以走去其他地方,建立教會,而且建立到一個地步,就是讓原來的中央,也要反思自己,是否要調節做法,所以在宗徒大事錄第十五章,保祿與眾大佬一起在耶路撒冷開會,拆掂割損的問題。
        最後,外邦基督徒不用割損,但同時亦俾臉,守番禁食血及窒息之物的猶太習俗。
        那麼,究竟教會是什麼呢?
        教會就是你我他,雖然各有職權,但並無高下。你覺得神長做得不好,可以,但更可以你自己去做。每個人包袱不同,今天看來要男人老狗行割損超無聊,當時可是生死大事。
        同時,教會就是你我他,不是神長的。你做的,也是教會做的,官方是教會有形的一面,而教會還有無形的一面,就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的那一面。
        期盼由上而下的推動公義是良好意願,但把自己矮化,忘記了教會就是你我他,有時候產生的問題,更大。
[行文至此,見到連登仔推今天在遮打唸玫瑰經。有時我覺得,我們也要有連登仔的氣魄,正如保祿相信自己可以把教會遍地開花,就真係一個人,創一個歐洲的教會。大家加油﹗]

留言

lscpeterman說…
我諗有時大家會片教會的原因,係你點樣做好自己,都唔可能去到影響決策的層面,因為你只能是平信徒。

不過我同意要做好自己,有左個critical mass 去press 教會管理層唔好因離地而行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