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與能力

一、
        立法會大會,邵家臻問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對於DSE開考,可以設一個日子作時限,到那天就告訴大家是否可以正式開考?我們去旅行都會預先計劃,不是說去就去?」
        楊潤雄的回答,一句堵回去:「難道八號風球你都出發?」
        平心而論,就疫情這處境,楊局長的答案不是沒有道理的。疫情不斷變化,看前好像平緩,但亦有可能一日逆轉,如果在四月十五日說一定會考,可能幾天後形勢逆轉,同樣是考不成。
        問題在於,楊局長可以這樣解說,而不是衝著人家的比喻,以堵住你把嘴為首要目標的答法,只是讓人看出,官員高高在上的心態。立法會議員是巿民選出來,他們水平或有參差,但背後都代表人民的意志,官員回答,應以向巿民解說明白清楚為使命,而非糾纏在比喻當中,並且以反駁為優先。
        這是態度問題,也是今天施政失效的重要原因
二、
上面是我自己直接看電視看到的,而這個是看立場新聞的報導:
「李家超指很多人在大氣電波作不同指控,這些人應該向警察投訴科提供證據才是公道,『呢啲不實嘅報導特別係由議員裡面講出來我覺得係不負責任。』」
有畫面、有當事人的證詞,一般而言,我們都說這是事實。李局長可以說,當事人沒有提供證據,我們無法跟進,在法律上不能判定,卻不可能說這是不實報導。
由於政府官員經常都有這類錯誤,我有理由相信,他們不僅是出於狡辯,而是本身能力確實無法處理基本的邏輯問題。
這是能力問題,也是今天施政失效的重要原因。
三、
        政府施政之成功,有目共睹,這裡主要不是分析其因由,而是想到,自己也是要留意:究竟自己在做事待人時,有沒有正確的態度呢?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呢?有態度而無能,可以進展緩慢卻不會弄巧反拙;態度錯誤而有力,或更大鑊。至於態度惡劣如流氓,無能又自視為能吏者,在做錯方面可以有幾成功,過去大半年,我們都感受很深了。
Photo by Kenneth Schipper Vera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