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的厚度

         


相信最終必會獲勝。

        這句話,你信還是不信?

        其實,在信還是不信之間,還有一個很遼闊的空間。

        當一個人說:「你最終都會知道我是對的。」他在這句話裡的「最終」,可能是三小時,可能是三天,可能是三年,但我敢說,一定不是「最終」。

        在時間上,「最終」是擺脫了個人的生命,甚至擺脫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興衰的時限。真的要說一個期限,最終就是宇宙敗亡的時刻,除非你用上尼采「永刼回歸」的概念了。

        其次,「獲勝」也好、「對」也好,這些並非恆定不變,客觀自證的概念。有人認為換一個特首就叫做獲勝,有人認為不支爆不為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某一價值的理解,千差萬別,幽晦微妙。

        當我們明白,相信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選一題,當我們感受到相信原來是有厚度時,方可以開始談信德。固然,眼前不可見而相信其存在,是為信,但此不可見者,並非簡單的一件物件如「獨角獸」、「飛馬」時,則相信就變得更複雜。

        信德一詞,在拉丁文裡,有依靠的意思,實說明了信德的真諦,並不在於可不可見,而是在於,能夠放下自己,委身在彼。

        一般人的相信,只是口裡說相信,「我信你」當中,「我」還是主體,而「你」的意義,只在於「我信」。這是一般人的相信,但信德不是這樣一回事。信德是我意識到自身的渺小、破敗、不可恃,在命運的洪流裡只是一片枯葉,生命的可能性,從不能揣測。因此,我願意把自己依靠、交托在你手上。

        在此時代鉅變中,我是痛苦的,正如耶穌的人生那樣,就是一個由我到信到你的階段。山園祈禱之際,戰慄到流出血汗的耶穌,正是要放棄自己塑造的未來,把「我信你」中的我,一路放下放下放下,以致能夠說出「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吧(22: 42)這句話。

        耶穌也許知道,「最終必會獲勝」,但他不知道最終指何時,勝利指什麼,而在這個狀況下,他可以以自己的方法,定義一切,或者相信。

        繼續擁抱「最終必會獲勝」的相信,但要時刻謹記,它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定義,而是無條件地,擁抱天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