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字典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裡有一節為「小字典」,微妙地指出,在東歐的人,與西歐的人,對同一個字詞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因為大家的經歷不同。來自什麼都要公開的共產國家,隱暪才是正直,但民主國的情夫,卻覺得把私情公開,是勇敢。

        當年讀到,對當中的微妙感,相當有趣。今天,這種詞彙的歧義,變得沉重。譬如,「離開」。昔日,離開只有一個意思,就是移民。今天,可能是移民,也可能是避難避禍,亦有可能是流亡。不同人,對同樣的行為,各有不同的理解。

        正如「難民」一詞,我們想到南亞裔的樣子,坐破難的船,身無長物。因此,我們對於坐飛機來港的難民,總覺得有扮野之嫌。今天,我們開始明白,縱然有錢買機票,不代表不是走難的。

還有很多,本來有一致性的字詞,再也不同了。究竟,我們是走向一個多元理解的社會,還是回到一致性的情景?如果回到一致性,是大家的想法趨向同質,還是有一個指定的理解,大家要跟隨呢?

Photo by Isaiah Rustad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