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願此一身


但是罪惡在那裡越多, 恩寵在那裡也越格外豐富。(5: 20)

在聖經裡已經多次提到天主的恩寵,而在教會內,恩寵經常都會被提到,但究竟什麼是恩寵,總說不出一個究竟來。因此,羅馬書以上的一句話,更加不容易明白:恩寵與罪惡有什麼關係呢?

尤其在過去很長的日子,我們都把恩寵視為外在於自身的東西,最常用來形容恩寵的,就是一份禮物,天主送給人的禮物,而禮物,自然是一件外在的、客觀存在的東西。

但是,今天的理解,更傾向說,人本身就是天主賜予的恩寵。我們本身就是天主的恩寵,唯有人能夠完全地,意識到自身的可貴,這份恩寵方會圓滿。

想像保祿的經驗,也不難明白。今天的保祿受整個基督宗教的景仰,但在他生活的日子,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羅馬公民,因此,傳教是要冒險的。外在環境並不友善,他面對過很多惡意,乃至死亡的威脅。同時,外在的助力實在有限,特別是保祿每建立一個地方教會後,又再離去,每一回都是自己上路,再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再建立教會。

在這過程裡,沒有外力所助的保祿,愈發從自己身上,意識到,唯有天主。由格林多到迦拉達的路途上,四野蒼茫,等待自己的,不可能是熱列夾道歡迎自己的群眾,反而可能是強盜、猛獸。這樣走過去,一個人,獨自地前行,在各種威脅及難以預測的前景下,你有兩個可能。

要麼回到日常裡,也就是不再傳教了,繼續過一個羅馬公民、一個猶太人的日常。把自己作為一個蒙召的經驗洗掉。

要麼,進入恩寵的境景,也就是深刻地意識到,自己這個身軀就是天主的恩賜,自己的這目標就是天主的派遣。當我們再沒有外在的浮華美好作掩護,自己就是唯一可以依仗的東西,因為,我,就是天主的恩寵之所在。

環境惡劣,讓人感到失去一切,而失去一切,才能突顯我自身的存在。恩寵不是因罪惡而增加,而是因為四周漆黑,自身微弱的光,方能更好地意識到。 

Photo by BBC Creative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