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me Scene: The Vanishing at the Cecil Hotel

 


        看了這齣有關加拿大華裔女孩藍可兒(Elisa Lam)離奇死亡的紀錄片,就是那位在升降機內做出奇怪動作,結果死在酒店頂樓的水箱的那位女孩。閱後感有以下幾項:

(1)   其實四集的紀錄片可以拍成一集,問題是你想拍出豐富緊湊的一集紀錄片,是拖拖拉拉成四集,讓預算更美好呢?當然,這可能是香港人的節奏觀點。

(2)   事情是悲劇,幾個元素剛巧集合起來:患抑鬱症的女孩、龍蛇混雜的殘破酒店、警察的粗心大意、為查案而發放的閉路電視影片的意外效果等等。可惜,紀錄片沒有把這些素材按一個觀點來重整,採取懸疑推進的方式,最保險,但其他元素就浪費了。

(3)   另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是網路。整件事所以成為舉世矚目的事,網路才是主角,尤其是後續的發展。想像一下,在沒有網路的時代,這段靈異片無法傳播那麼廣,而沒有影片,難以在感情上有強烈的觸動。同理,藍可兒在網上寫的日記,在事發後,成為千里以外想理解她的人的一手素材,當你看過她日復一日的心情高低,好容易如其中一個網友般,「我覺得她與我有很密切的關聯了」。

(4)   暗黑童話世界觀:當網路事件激發人的感情後,在這齣紀錄片裡呈現的,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世界是平凡,我們都是平庸的人,事情的因果不過是常識能解釋。大家看過詭異的影像後,堅信背後不會是一個忘記食藥而精神病發的故事,於是就全面陰謀論,還有名為「共時性」的理論,即找到不少相關但完全沒有意義的巧合,就足以證明,背後有料到。當然,看到網民找到的巧合,真的很神奇,如當地為無家可歸者打的肺結核疫苗的名稱是Lam- Elisa,而藍可兒讀的大學又有肺結核研究中心等等。但是,這些巧合真的能構成意義嗎?那些異常刁鑽的解釋方法,與官方的合理解釋相比,只能說,官方的解釋太正路了,一定是有隱瞞。大家都需要童話故事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5)   許多時候,我們都說社交媒體是迴音壁,由於大家聽不到相反意見而偏信,但在這個案裡,我覺得更能顯示的是,大家是感覺先行,願意相信自己想相信,而非客觀也看不到相反意見。當官方表視藍可兒沒有接觸過任何可疑人物,身上完全沒有傷痕,間接證明不是兇殺案時,網民就把酒店的職員和住客拿在放大鏡下審視,終於找到一個玩死亡重金屬音樂的歌手,而他其中一首歌,涉及水和中國兩詞,於是他就在自己的電子通訊裡,收到數以千萬計的質問,最後還要拍片說明自己不是兇手,因為他在藍可兒失蹤後幾天才抵達美國,根本沒有與藍可兒同期住在酒店裡。網民可以找到這位蒙臉歌手的真身,審視他的歌詞,卻沒有人去驗證最基本的資料,只因為,大家太渴望一個兇手了。

(6)   看得出,洛杉磯負責這案的警員,很悔恨自己在此案上的兩大作為:一是沒有搜水塔,二是放出這段影片。後者是把事情搞大的主因,而前者則是網民咬住唔放的「鐵證」。到了2021年,未知可有改善?如何評估在網上發布訊息的效果及後果,值得大家留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