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

 


        我在工作時往往會看類型電視劇,如警察偵探片,原因是它有套路,即使看多看少也可以。除了警偵片,還有醫院片,所以開始看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一般來說,醫院片都很煽情,但這一齣真的到了新高點。

        醫院新醫療主任是一個剛發現四期癌症又有懷孕28太太的熱血改革份子,然後每一個個案都要顯露人性的愛與尊嚴,堅持用半天時間與來急症室病患談話的醫生,最終發現她真正病因;沒有居留權而不能移植器官的病人終於在主角的妙計下得救;連環移植計劃,因人性的退縮而危告吹,卻又因為人性的光輝而圓滿。

        這讓我聯想到,《靈魂奇遇記》的「火花」。電影最後把火花設定為生活裡美好觸動,原則上很難不同意,但實際上,要在平凡的生活裡有所觸動,並不容易。每天都看見的景物,每天都遇上的人,每天都說的一句早晨,要真切地感到它的火花,實在不容易。因此,我們才需要煽情電視劇,激起我們的火花。

        問題卻又回到:真實的人生,沒有太多足以煽動巨大的感覺感情的事情。我們日復一日地生活,經歷的都是柴米油鹽,做的還是上班下班。

        惡性循環在於:愈看多了異於日常的電視劇,愈難在生活裡找到火花,而愈難看到日常的美,又促使我們看更多超現實的電視劇。

        因此,看《新阿姆斯特丹》帶來的不安,正正是故事裡的美好,往往是主角可以打市長的電話,又或剛治好了教宗,所以能請樞機出馬擺平某事。這一切,正是我們不願意接受,自己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只有很平凡的生活,且一步步走向敗亡的人生。

        22號來說,他是第一次坐在街,第一次看到落葉,火花就由此而生。那麼,第2197次看到,又如何?就算人生如同《新阿姆斯特丹》那麼戲劇性,老實說,一集又一集看下去,很快也會膩了。

        我們的生活,很容易就是一條濕透了的柴,而要鑽出火花,需要很大的耐心與意志的。

Photo by Benjamin DeYoung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