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領餅酒時

 


        神父成聖體時,讀過神學的人,可能會想:

(1)   聖經:這段成聖體聖血的經文,主要來自瑪竇福音26: 26-29,但對觀福音裡都有提到,只是與若望福音的出入較大。

(2)   教義:檢定福音內容是否真實的歷史,其中一個標準是「例證眾多」,即在四部福音裡出現得愈多,它的真實性愈可靠。成聖體這段話,四部福音都有出現,即使各有不同,但耶穌當年真的這樣說過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3)   教義:聖傳是一個不容易明白的例子,而這段經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有些東西,在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團體裡,傳承下來,而像這段經文那樣,完全不變的,就是傳承的核心、重中之重,最能說明,有些東西,是要傳下去才知道是否真金。

(4)   禮儀:此時刻,是過去、現在、未來結合的神聖時刻,這並非重演,就是耶穌二千多年前在十字架上的奉獻。這是「預嚐天國」的「在地若天」,唯有在教會團體的信德裡,餅酒方能成為血肉。

不過,讀再多神學,都只是輔助的左手,要讓信仰全情地投入基督的心圈正中,還是教友不斷在生活裡掙扎、實踐、尋覓、轉化。只是,神學讓人能夠更清楚明白其中的道理,多一點知識,卻不能代表信仰本身。

        又不過,如果慕道完畢,再沒有輸入,每台彌撒凝望神父高舉聖體,固然也可以濃情仍在,只是,這情感如果只是一腔激情,它不容易留到世界的盡頭。讀神學,確能豐富我們對信仰的理解。

        信仰尋求明瞭,不是說不明瞭不能信,但明瞭能夠信得更深;明瞭為了信仰,因為知識產生不了信仰的熱情,堪不破玄奧的人生之謎,它只是一條前人已開的道路,而基督在前方,還是要你自己一步一足印,走過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