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路


「以色列子民全會眾從厄林起程,來到厄林和西乃之間的欣曠野,時在離埃及後第二月第十五日。以色列子民全會眾在曠野裏都抱怨梅瑟和亞郎。以色列子民向他們說:『巴不得我們在埃及國坐在肉鍋旁,有食物吃飽的時候,死在上主的手中﹗你們領我們到這曠野裏來,是想叫這全會眾餓死啊﹗』」(16: 1-3)

我很喜歡這段經文裡「巴不得」這三個字,把此時此刻的怨氣,那種當下即是的現實,完全帶出來。同樣的人,在上個月是如此歌頌天主的:

「那時梅瑟和以色列子民唱了這篇詩歌,歌頌上主說:我要歌頌上主,因他獲得全勝,將馬和騎士投於海中。上主是我的力量和保障,他作了我的救援。他是我的天主,我要頌揚他;是我祖先的天主,我要讚美他。」(15: 1-3)

輸打贏要,對象還要是天主,可見肚餓大過天。

光榮一刻是感動的,但曠野路卻是真實而漫長的。在這四十年的路上,以色列民經歷了許多不愉快的事情,失去了許多次信心,甚至放棄過天主,找來金牛膜拜,而到了臨門一腳,仍然懷疑。

於是,經歷過紅海光榮的所有人,全都進不了福地,一個也沒有。

由光榮的天主開始,以美好的福地告終,這群尋夢的人,只走了曠野路。

因為,他們沒有堅持到底。

因為,當他們肚子餓的這一刻,關於天主分開紅海的壯麗回憶,褪色了。

因為,梅瑟隱沒在山上時,他們懷疑了。

因為,臨近福地,他們怯,害怕敵人。

因為,他們想掌握自己的人生,不復記起,改變他們的人生,讓他們不再做奴隸的,是天主。

在路上,不是沒有好消息出現,但曠野茫茫,四顧黯幽,人的內心難色恐懼、擔憂、害怕、懷疑、怨恨。罪念滋長,光明漸淡。

其實,曠野路也是路,而路,最後也是人走出來的。本來沒有路,人們來來往往,那路就自然而然,出來了。如何可以走出曠野?就是繼續自己的步伐,走下去,相信天主的光榮,既然在埃及綻放,同樣也會在我的腳前重現。

繼續走。 

Photo by Maria Lupan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