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唔到,一齊捱


        耶穌知道自己將會被逮捕,他知道自己明確的下場。同時他也明白,眼前這些跟隨他的弟子,其實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跟隨他的人,滿心以為,天國是順豐速遞,很快就會派件上門。弟子以為,吃一點點苦,世界就會變。弟子仰賴的是耶穌的神奇與魅力,而當耶穌被打在地上,像羔羊般被縛,無力反抗時,弟子就會跌倒。

        耶穌凝視弟子,特別是伯多祿:「今夜你們都要為我的緣故跌倒。(26: 31a)所有人只聽到「跌倒」,沒有人留意到後半段的話:「但是我復活後,要在你們以先到加利肋亞去。(26: 32)

        耶穌想告訴弟子:天國是萬刼不復後的光榮,要完完全全地死去,才有復活,才有天國,才有光榮。可惜,一聽到「跌倒」,每一個人都只想到眼前的時間,想到自己,大家都只想理解自己可以理解的意義,掌握自己、事情、世界。

        所以伯多祿這樣說:「既便眾人都為你的緣故跌倒,我決不會跌倒。(26: 33)

        這是人的回應,脆弱善變的人性,奇妙地促使我們滿心自信,自己會堅持下去。「即便我該你一起死,我也決不會不認你。」(26: 34)

        耶穌凝視伯多祿,腦海裡飄過他先是衝動拔劍,繼而與其他門徒四散,卻又不甘心地去探聽自己的情況,結果斷然不認主。

        伯多祿以為自己是烈士,其實他不是。

        伯多祿以為自己是懦夫,同樣地,耶穌並不覺得他是。

        因為基督是神,他洞悉人的軟弱;因為耶穌是人,他體會人的軟弱。他明白伯多祿的豪言壯語代表他對美善的無限渴望,但基督亦明白,害怕恐懼畏縮逃避,同樣是人性的一部分。

        有人認為,在若望福音結束部分,記述耶穌三次問伯多祿是否愛他,正是要回應三次不認主,因此代表基督寬恕伯多祿,所以把自己的羊群交給伯多祿牧養了。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把天國之路真正顯示出來,而目睹此事的伯多祿,仍然愛耶穌,就是仍然相信,前面,有天國之路。

        只是,心存善念,毋忘初衷,甘苦與共,並不代表路就可以輕鬆地走。正好相反,外在的打擊不會消失,伯多祿同樣要經歷耶穌經歷的一切。愛把天人連結起來,只是因為人世苦難的猖獗,不會因為你有信念,就稍為收斂減刑,所以,更需要這份超越一切的信、望、愛。

        所以耶穌最後告訴伯多祿的話是這樣:「你年少時,自己束上腰,任意往來;但到了老年,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給你束上腰,帶你往你不願去的地方去。

        有愛、有信念、有主,還是免不了任人宰割。

        耶穌能夠答應的,只是:世間的苦避唔到,但我會與你一齊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