啱與我啱


        閒聊中,談到兒子中學入學之際的輔導新生日,究竟是全天還是半天,究竟父母要參與多少,究竟有沒有見過班主任。印象模糊,事實褪色,講了十分鐘,以沒有答案作結論。

        類似的閒聊很多,家裡不會把它成為爭論,原因很簡單:如果找到客觀事實來確認(如相片、記錄),就不用再討論誰的記憶正確;如客觀上的「啱」已經無法確認,再談下去,不再是客觀上的「啱」,而是閒聊雙方力求「我啱」。

        我有這記憶,所以客觀上是我正確,這就是「我啱」。

        絕大部分的爭論,都不再是因為「啱」,而是由「我啱」衍生出來的。彼此有不同的記憶,卻沒有當時的紀錄,本來是各有說法,但你不肯定我的記憶,就是否定我,而我要捍衛自己,所以我記得故我「啱」。

        當然,更多的討論內容,不是簡單如某年月日某地做了什麼這一類,於是有不同切入點,不同考慮,所以不容易找到「啱」本身,甚至根本沒有人可以簡單地說明這個「啱」,於是,「我啱」就更容易假裝成「啱」了。

        兒子應否學奧數,他是否願意是一個「啱」,他是否跟得上是另一個「啱」。二者皆否,父母仍然說:「佢捱捱吓就得。」這就是「我啱」。在這裡,「啱」不再是重點,「我」才是。

        萬千爭論喋喋不休,不是事情太複雜,而是某個觀點屬於「我」,而我不能夠被否定。其實,觀點可錯,理解有誤,判斷失準,不代表人本身有問題,要「啱」才有「我」,方是問題的根源。

Photo by Jen Theodore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