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2


        看到市民上街示威的新聞報導,不能只看示威本身,而要看是怎樣的社會。在具新聞自由的社會,傳媒嗜血,巴不得把小問題吹成大件事,所以我們要把這類報導的嚴重性看輕;在不具新聞自由的社會,正式的新聞報導根本不會出現示威的報導,如果還有小道消息流出,要把嚴重性加倍。

        同樣道理,在民主社會裡有意見不合,甚至在媒體上罵過半死,有可能是大家能夠自由發言的亂說話吧,很是閒事;在沒有民主的社會裡,有人話事的情況下,不符合主流的意見流出,代表內裡的矛盾很深。

        要辦別事件是個別性還是結構性。有些嚴重事件發生,是結構性的,代表這只是冰山一角,如學童自殺。一個學童自殺身亡,很多時候是代表有十個學童企圖自殺,又有一百個嚴重沉悶的學童。所以看到一宗學童自殺,不是單一事件,而是社會現象。有些事件,只是偶爾、個別的,如有一位男子裸跑,不代表背後有一百個男人準備唔著褲出街。

        有些事情的觀點不是絕對的,即使今天有這樣那樣的立場,這不一定是絕對的立場。如果真的回顧一下,約七八年前,社會對獵殺野豬的看法,與今天並不相同的。這不代表現在的觀點就會因此站不住腳,只是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絕對,這有助我們思考其他人的觀點,有可能修訂自己的看法。

        許多時候,我們的判斷其實是先有感覺,再找理據。如果能夠意識到這一點,許多時候會減少自己及他人的煩惱。我不看Mirror,可能心底深處,就是接受不了現在的明星歌星是這樣子,不用找理由「佢哋唱得唔好聽」、「無明星風範」等等。其實,自己根本就沒有認真看過。不喜歡就不喜歡,因為我過去的經驗就是與這些樣子違和,這就是我的理由。

Photo by Rodion Kutsaev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