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


          上星期三開始要晚上教書,於是我決定了要在上課前,一個人去看電影。上星期三看了《媽的多元宇宙》,昨天看了《世界上最爛的人》。

        子女還年幼時,自然不能獨個兒去看電影,到了他們都中學階段,一方面是多年沒大這做法,另一方面,不時自己外出工作,都會有各種突發情況(最常見是女兒忘了帶鎖匙,進不了門),令我難以安心外出。

        到了今天,子女成長,家裡也用上電子鎖,再沒有什麼緊急事故要我隨時回家處理,而我自己也覺得,要過自己去找樂子的生活,所以借助晚上教書,推自己一把。

        上星期進戲院後,仍然感到不安。我再想,為何我約人吃飯不會有這種感覺,但看電影會惴惴不安?後來想明白:吃飯是保持聯絡,隨時可以回家的狀況,實際也真的試過,吃飯到了半途,要去小學接女兒回家,因為吃飯時仍然可以接受訊息。但是,看電影就是完全封閉的狀況,這段時間,即使有什麼事,我都不會知道。

        問題是:現在已經不再有即時回應的需要,這種擔心,在子女還小時,是合理的,現在卻是心理習慣了。

        終於,昨天看電影,沒有這感覺了。

        人還是要透過行動去改變自己,人生不斷變化,需要適應力,才可以過得更好。

        順帶一提:《世界上最爛的人》比《Drive My Car》更有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