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放大

 


        與老同學談《媽的多元宇宙》,她說中途離場,我有點意外但不覺得沒有道理。我同時告訴他:台灣不止一個影評人,說自己一散場即時買票再進場。

        這類觀感差異極大的情況,近來不斷發生,令我對各類的影評深懷戒心。這戒心不在於評者的水平,而是大家著眼點的不同,原來可以大到好誇張。這裡有兩個原因,一個可以留意辨別,另一個就無解了。

        第一個原因是在今時今日,不同人的輸入實在太不同。廿年前,同一個社會,大家看的東西基本相同,至少有不少大路貨大家都同樣接觸,我們都看過家變,認識楚留香,讀過金庸,睇過英雄本色。社會文化是一套的,你可以在接收後有變奏,但材料都是那些。社會文化就是一碟排骨,你可以變出咖哩排骨,又或芥菜排骨湯,但是,還是排骨。

        今天卻不然。社會再沒有主流的一套,每個人成長過程裡,接觸到的東西,能夠超多變。底料不一定排骨,有人是牛扒,有人是西蘭花,甚至有人是狗糧。在底料都不同的情況下,自然會有很另類的觀點與感受,結果另一個底料的人,嘗試在自己的脈絡中理解別人的看法,就如同用足球的規矩來看劍擊,大家的脈絡完全拉搭不上,自然雞同鴨講。

        近年最印象深刻的是《美國女孩》,評價的差距,比海更深。

        第二個原因就無解,就是愈來愈多人,是以局部替代全部的,具體來說,就是有一個亮點就可以掩過所有問題,一白不再遮三醜,是遮百醜千醜。回到《媽的多元宇宙》,我估算是電影裡有很多挪用的二次創作,為某些人來說,超爽。但是,即使有這個元素,也掩蓋不了電影本身的粗疏之處。這兩天不少人感慨電視劇《I SWIM》的不濟卻仍然有很多人大讚,我覺得是相同的道理。這是貫徹了讀者反應理論,作品的價值不再是客觀,而是觀者即是。

        觀賞品味突顯這種差異,其實它同樣發生在我們如何理解、評價現實中的種種價值。觀劇口味不同,沒有什麼問題,各有所好而已,但觀社會、觀世界,都是「別具慧眼」,在民主社會就會撕裂,在極權社會就是更理直氣壯的鎮壓異己了。

        儒家講「和而不同」,天主教講「共融」,可能是今天社會急需的解毒劑。

Photo by Ali Hajian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