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人


「自私的人就是有這種與生俱來的本事,他們不是沒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他們比其他人更需要道德做寄託,但他們更容易對自己的道德完成解釋,且總能很快地自己決定原諒自己。」(《明克街十三號》)

看無聊流行小說也不是沒有得著的,這句話,我覺得值得用來作靈修反省。

以上的句子以最極端的方式來說明人的特質,標示了部分極其自我中心的人的心理運作,但我們不要因為自己不是這種極端(甚或,也要真誠地反思,自己真的不是那種極端嗎?)就心安理得。

即使我們不是這種極端,我們又有多少程度,同樣容易對原則作靈活的解說呢?我們有多快、多無痛苦地,覺得自己做的決定行為,就是對呢?

人是很有趣的生物,一方面,我們必須透過界定來讓自己可以容易點生活,一方面,我們又很容易把界定本身視為真實。人創造概念,然後為概念所困。

這正是人需要超越的神聖的原因。

這正是大家理直氣壯,要耶穌拿起石頭,砸死淫婦時,耶穌卻反問一句:「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吧!」

這句話,更深的解釋,是我們不要用既定的概念,決定一切。如果有人罪該萬死,並不能化解你自身的罪孽半分。我沒有錯到底,與我沒有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這不僅僅是靈修自省的問題。今天很多人憂苦不安,正是因為過去既有的價值、標準、慣性消失了。這是苦,卻也是人能夠認清現實的時刻。許多我們滿心以為會常存的東西,轉眼間逝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時代揭開帷幕,觀眾直視世界,正好明白自身的虛幻,卻同時可以尋找自身的真實。

自私的人,能夠在如此時勢,一樣安心生活,因為他們可以靈活調整自己的道德底線,以配合生活的現況。所以,覺得不容易的人,正因為你「更不容易對自己的道德完成解釋,且總不能很快地自己決定原諒自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