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搞邊科


          去了沙田培英中學看英文音樂劇。這是該校的傳統,已經是自家製第十一齣了,基本上每兩年演一齣,最新一齣《大鼻子情聖》(Cyrano de Bergerac)由於疫情,延遲了一年才上演,所以該校這個傳統已經有廿多年歷史。

          女兒中一那年,我們看過一齣,事隔五年,再看另一齣。劇目不同,但身為帶有教育工作者背影的觀眾,兩次都感慨萬千。

          兩年一度的音樂劇,成為該校的品牌,這幾年培英收生顯著再上升,幾乎可以肯定,與這音樂劇有關。學校透過搞英文音樂劇,建立自身的「藝術氣質」,不是一間只讀書的學校,而是多元發展,並且發展到你可以親眼目睹。每一齣音樂劇,由劇本開始,作曲、填詞、演出、現在演奏、燈光、道具、戲服、特效,場務、拍攝等等等等,全部都有學生參與,有些部分更全是學生擔當。當你看到自己的兒子真的在演出,又或在過場時在鎂光燈下拉奏一曲,真的一刻抵千語,完全感受明白這是一間怎樣的學校了。

          再加上參與的持分者眾多,老師、學生、家長、校友,全部都有份落水。我謝幕時看到戲服組的家長義工上台,隨即有學生獻花,這舉動已經超窩心了。

          更重要的是,以地區學校自家製來說,演出水平超超高,是真的可以欣賞而非捧場,所有參與演出的人,都會為自己製作出這樣一齣英文音樂劇而自豪。

          可以說,廿多年前的校長已經具長遠眼光,明白到學校不是只考試讀書,要做好一間學校,學校本身要有重心,於是全校以製作音樂劇作重頭戲,帶動整間學校的發展,它的溢出效應很強,品牌效應亦明顯。

          一句話:成功升級。

          問題是:在廿多年前開始那一刻,完全可以想像,必然是天怒人怨。香港的中學有既定體制,要這樣搞,影響教師安安樂樂上課,同時又要額外付出時間精力。初期的製作必然不太成功,大家都沒有水晶球可以斷定來日豐收。要殺出一條自己的路,校長要有魄力與狠勁,要凝聚到相關的老師,要學生有參與感,要家長不覺得你嘥學生時間。沒有人知道破格有什麼結果,於是,大部分學校都做老套的東西。

          看到培英的成功,啟示一條教育的路,也就是芬蘭等北歐國家走的路。今天的教育,應該以學生為本體,引導他們去做一些他們想做的項目,從項目裡,他們自己會學到很多東西,甚至遠比我們預計的多。要做到這地步,學校要成為一個應時變化,隨物流轉的平台,教職員要學懂尊重學生的可能性,以及接受短時間沒有果效的氣度。

          更重要的是,大家不要只在看到舞台精采時才覺得值回票價,而是要在萌芽階段,灌水施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