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分享個案,名校畢業做到大機構中層的爸爸,一夜間被炒,失業,於是把所有心機放在兒子身上,把兒子谷到精神崩潰,為的是入名校,讀神科。為什麼自己走這條路,結果慘遭資本主義的折磨,卻又要兒子走上舊路?朋友說:他相信自己的路無錯,只是自己走得唔夠「精」,應該揀更勁的科,就不會有此後果。

          許多這樣的故事,不同的例子,又或身邊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程度的問題,我自己採用簡單的歸納,絕大部分的問題,都離不開一個「我」字。

          這個「我」,不僅僅是我自己所看到的「我」,更是別人看到的「我」。大家總想在人群裡,得到肯定,要別人覺得「我」無問題,又或覺得「我」好勁。正如上文的父親,騰折兒子,就是要肯定自己曾經走的路。無能的上司往往花很多時間精神來逃避你發現的問題,其實DAY1他承認了,大家都可以做得順利多。有朋友總要做新事情出來,永恆地需要贏不存在的競爭對手。

          活到我這樣的年紀,在這事上,應該明白兩個道理:

(1)   別人其實沒有時間興趣理會你得或唔得。我們總幻想別人在論斷自己,可是大部分情況,人家都沒有理我們,又或所謂論斷,是剝花生式,是每天看娛樂新聞後的指指點點而已,轉眼就不放心上。你只要想想自己就知道:你老是關心自己做得好或不好,有沒有很認真地評論身邊每一個人?

(2)   自己得或唔得,自己知,人家也看到的。你滿心以為自己能瞞過別人,其實是在努力騙自己而已。我們說別人不好,批評其他人,蔑視手上的工作,誇誇其談,不過是想讓自己相信,自己沒有問題。也許你瞞得自己一時,但有問題,問題終於還是會爆出來的。

村上春樹在《舞舞舞吧》裡有一段情節,主角去採訪食店,做評分,專訪,為讀者尋找美食店。完稿後,主角感想是:為什麼我們總要打分數,然後大家就湧去這些高分的店,把它食到質素變差呢?大家各自按自己的喜好,各自去不同的店吃東西,不是更好嗎?

放下比較,接受自己,「我」就是我,一個有好有壞的人,各自按自己的狀況,真實地生活,而不是用上榜的心態來過每一天,自己會輕鬆點,別人也可以抖抖。 

Photo by Nijwam Swargiary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