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亂中找回紀律


          兒子歐遊五星期回來,第一次獨個兒出門,去了四個國家,但他歐遊的經驗與我們想像中不同,就是繃緊了五星期。

          飯後,他喟然嘆曰:「還是去日本好。」

          我笑說:「何出此言?」

          仔曰:「日本的火車多準時,英國的火車話遲就遲,話停就停。」

          我再笑曰:「其實關鍵是去日本都是父母負責看幾時上車,即使去英國,車遲車停,你都不用準備對策,這才是你今回老是繃緊的原因。」

          兒子獨行,而且行程甚多,最後一星期還病倒,同時要準備回家的各種疫情要求,承受有可能回不了港的壓力,所以為兒子來說,要為自己的行程飲食安全方方面面的需要,還要在一個不太關心遊客的西方社會裡,他當然覺得很難頂。

          想深一層,他在香港,本來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程飲食安全方方面面的需要負責,但在他成長的過程,做父母扛起這些本該他自己扛起的東西,某程度來說,香港這個井井有條的社會,配眼看四方的父母,子女就慣性於有條理有紀律的世界了。

          剛巧今天九月一日,朋友傳來女兒抄黑板的紀錄,三項要求,兩項填在合適地方,有一項卻填在「家長簽名」欄。母親手上還有學校傳來的黑板相片,正好對照女兒之錯。

          香港就是太習慣管理,父母的管理更迷入微觀,小小錯誤已經覺得很礙眼。我想說,我已經不是這麼微觀的父母,子女卻仍然非常習慣於世界有條理,凡事有人會提醒我有什麼問題,現實不會神出鬼沒地嚇自己。

          兒子談他的旅程,我最驚訝的,是他在很多事情上,會想多三步。他白了我一眼:「喂,會死人架,點唔諗呀?」

          人還是會照顧自己的,只是人在明知自己向後墮會有人接住時,他就會顯得不在乎,其實責任在於老是站在他後面,準備接住佢的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