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不同


一、

          亞女極速回港,固然是她的感覺問題,還有一個促成因素:大學有14日冷靜期,如果14日內決定退學,學費可以全部退還。同時,宿費也可以按比例退款的。

          從她決意退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大幸了。不過,事情可以反過來說:如果完全沒有退款,我有理由相信,女兒會讀完第一年才決定是否回來。畢竟,白白損失這麼多錢,女兒也會覺得不值。

          時代不同,現在連大學也可以這麼均真,是一件進步事。不過,可能性變多,是讓人選得更好,還是更差?不知道。

二、

          兒子今天重回實體,但他的大學生活,形同中學,就是要上課,他就去學校,落堂,就回家。沒有落堂一班同學吹水,沒有課外活動,大學就是返學。

          其實兒子也有過課外活動,他做了一年系會幹事,但這是在疫情中做的,結果如同無做。現在確是可以聚會,但一來兩年已過,習慣已經形成,二來就算聚集,也與我們以往不同。

          無可否認,這型態與兒子自己的性分也有關,但大環境亦有不少影響。更不說因政治而來的校園氣氛了。

三、

          友人即將赴英,一起吃個飯。如果沒有這個重要原因,我們未必會聚餐。這幾年過去,聚會銳減,連結弱化,好多本來不太牢固的關係,就此變淡變弱。交友廣闊如我,也覺得許多朋友久不聯絡,已經急速消失中。

          吊詭的是,如果你仍然保持到一定的朋友圈,你就不太會感到消失的朋友。消失的朋友往往是在朋友關係裡弱勢者,結果在聯繫削弱時,他們會在不知不覺消失了。

          打關通訊錄,往下滑,不妨發幾個訊息,給一些你已經忘記了的朋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