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放在第二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

        所謂道,就是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什麼都沒有的「狀態」。一切都不存在,一切都存在於天主,我們不能夠言述的狀況。其實,用狀況也不合適,只是,我們總要用一個詞來形容。

        我們的認知就有一開始。一不是數目字,它代表開始,因為在一以前就是無。在三位一體的論述裡,一就是天父,而在教父時代,天父就是根源,因為一就代表由無裡生出來的有。由於我們無法明白,為什麼在無裡會生出有,即世界為什麼出現,所以我們只能說在道之後,是一;在世界生成前,天父已經存在。

        如果只有一,一就不是一。只有出現了二,一才是一。如果天父是根源,就必須有後果,正如一個人能夠成為父,就必須有一個子;一般邏輯是沒有父就沒有子,這是正常的,但再想深一層,沒有子也沒有父。前者是物理上的因果,後者是概念上的因果,更重要,是關係上的必然性。

        「一生二」裡的「二」,有人解為陰陽,這正是一種關係。沒有陰,如何界定陽?全世界都是女性,就沒有女性這概念了。正因為有不同,於是有關係,而在不同的關係連結配搭下,就有不同的可能性了。

        聖神就是這個可能性。聖神是貌似白鴿,祂不是白鴿。祂是天主的智慧,祂是風,祂以各種不同的形態現身,正是父與子的關係中,迸發出來的可能性,也就是「三生萬物」。

        以上都是較哲學的解說,如果看不明白,不打緊,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我的反思是「第二位」。如果天父是一,聖子是二,那麼,人其實就是跟隨第二位了。我覺得有意思在於此。

        聖子奉行天父的旨意而行,祂不是按自己的意志,因為祂不是第一位。在我們的前面,永遠都意識到,仍然有「一」的存在。如果「二」已經等同於「一」,無限的可能就不會再出現了,因為聖神是由聖父及聖子所共發的。

        唯有意識到自己不是最終的答案,最後的根源,我們就可以走向無限的可能。三位一體不是一個物理現象,而是生命的答案,而這可以是其中一個理解,它同時也是第二位,因為我們永遠都不是一切的根源,而這些有關一的第二解釋,正好讓我們擁抱無盡繽紛的多姿世界。

Image by jette55 from Pixaba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