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憶

 


        很喜歡《日麗》,本來以為子女都會喜歡,結果不然。大家討論時,我就漸漸具體表達我為什麼喜歡,並且再繼續想,就成為一個較完整的解說。以下直接談到劇情,暴雷小心。

        電影要談的是父女情,這份父女情的第一層是當年當下的情,就是那些錄影下來的東西了。當中有甜蜜、有激心、有擔心、有愛,各種感覺,都留下菲林片上。父親在女兒邀請同團人為他唱生日歌後,靜靜一個人在痛哭,是當時的感情;女兒邀父親公眾唱K,父親拒絕並諷剌女兒唱得不好,兩人都很不高興,也是當時的實感。

        不過,電影裡所呈現是這段當年的父女情,是在女兒31歲的觀賞下呈現。導演一方面提供了一些線索,讓觀眾可以推想在當年旅行後發生什麼事,一方面在呈現當年父女情時,又刻意收斂31歲女兒對當年發生一切的現今感覺。這做法,提供的留白發揮,編織成一個非常微妙的感覺網。

        第二層是時間的留白,是我們不知道,31歲的女兒,已經是多少次看這段記憶。電影安排她在自己31歲生日回看,而31歲的女兒說,自己要在這年紀,才明白父親的感覺,這包括年歲,也因為她剛有了自己的孩子,亦有可能,是指她同性戀的傾向。我們可以幻想,由不知幾多歲開始,女兒就已經回憶這段經歷,而當女兒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她也在這份記憶裡,得到父親的不同的啟發,這也呼應了電影裡,她和父親在浮台上,父親要她在人生裡每一個階段,都要向自己坦白分享。

        就如父女因唱K而不快的一幕,我們可以想像到,14歲的女兒仍然會耿耿於懷,24歲的女兒可能就沒有什麼感覺,但到了31歲的女兒,當她也成長了,她會更明白,父親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可能會怯場不想出醜,而又不想顯出他不想出醜,所以諷剌女兒唱不好,是他的自衛機制而已。

        曾經,同一段記憶,有很多不同的感受,終於,在這一天,女兒明白父親的微妙心事,也因此感到,與父親更親近了。

        電影裡的每一個段落,都隱含這種時間軸的留白,叫人細味。

        第三層留白,是事實的留白。電影暗示父親自殺身亡,但究竟是什麼時候死去呢?沒有交待。有可能是這次旅行後不久,也可能更後一點,甚或是最近。這個可能性,促使我們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旅行發生的事情,同時又與第一層留白交織起來。

        如果是旅行後不久,父親自殺身亡,過去20年的追憶就會截然不同;追悔自己沒有關心嚎啕大哭的父親,如果當時我多問一句,是否就會不同呢?

        如果父親是最近才身故,女兒自然不會這樣想當日的大哭,但又會更明白父親得到女兒關心的感動,以及一直被人忽視的心酸。

        同樣地,記憶中的每一個片段,都可以用這些不同假設,配以時間軸,釀出不同的滋味。

        原來,當日的一切,「此情可待成追憶」,就是這種意思了。

        當然,個人感覺,父親是在31歲就身亡,所以31歲的女兒,在夢中,終於以當下的樣子,遇上當日的父親,因為自己終於走到他那年紀,可以嘗試明白,永遠都是31歲的父親。因為,在過去20年,父親離去這個謎,一直都糾纏自己,而在此刻,我想直面你,父親。

        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交織起來,微妙得令人心悸的一齣電影。

[寫完文章,友人傳來這篇下文,亦是相當具說服力的演繹,就再加多一個因素,讓我們去理解這段關係:

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1222]

Image by EMILY GENEVISH from Pixaba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