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需要的事


          在新工作裡接觸到的老師,特別是小學的老師,絕大部分都是相當努力的。認真盡責,而學校也真的忙得要命。為什麼大家都努力而又很拼,我們總覺得香港教育很糟呢?

          為學習本身來說,我們的學習不實在,與學生真正需要距離很遠;

          為學習方式來說,我們的學習不重視學到什麼,在乎與別人的比較。

          在第一點上,先談宏觀問題,就是整體學生需要什麼。普及教育有兩個主作用,一是為整體公民提供基本能力的訓練,讓他們日後在社會裡更好地生活,二是為人才作基本能夠的儲備,可以進一步發展高階能力。以中文科為例,大部分人需要的是基本寫作、聆聽及說話能力,學一點文化有品德上的培養,這就夠了。廿年前引入的等級描述,背後的理念就是如此,即人需要某種能力。在其他很多國家,大部分人都很容易考得五級能力,因為五級能力是基本能力,受過教育的人應該得到此能力。可惜,在香港,我們不是採用普遍學習的觀點,仍然是用精英角度,於是在課程層面保持難度(大部分選修科在改革過程,都是趨向原來的AL而非CE),在考評上保持高難度(不少老師都說,如果自己不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考試訓練,在本科上也考不到5或以上的成績)

          一句到底:普及教育不打算普及教育,全體做精英教育,如何不拼命都是挫敗?

          在第二點上,也是精英主義的心態,所以由教到考,重點不是學生懂多少,而是預設要懂得比別人多。這在考試上就最明顯:高速、高準確度、高技巧。大家都接受不了一份大家都有足夠時間做完而人人都拿滿分的試卷,顯示班房裡有人是不成,甚至顯示「唔客氣講句,在場各位都係廢既」,往往是考試的真義。

        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把教育視為「一個孩子在學習人生需要知識的東西」,而是一個競爭的戰鬥。不明白學習有什麼意義,不是重點,重點是分數要比別人高,不然就上不了位。大家都不去探討背《出師表》為今時今日的中學生有什麼意義,重點是你不能是全班最低分。

        以上兩點,不僅是制度,也是文化,就是今天整個社會對教育的基本想法。這玩法,在三十多年前是OK的,但當普及教育真的普及起來,大部分人都在這玩法中成為失敗者,衍生出來的代價,就要教育界自己承擔,結果就是大量不想學習的學生在消耗教育資源,我們又不做好精英教育,又繼續玩殘普及教育,再努力的同學,都是勞而少功。

Image by OpenClipart-Vectors from Pixaba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