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能解決的事


一、

          即將再一個人出發,而今回不再是兩手空空上路,要帶一個大行李出動。由於工作緣故,考慮過在香港站check in,後來想到要推住一個大行李乘地鐵,又不知道香港站check in手續,終於還是回到老方法,由家出發,去到機場才check in

          過了一陣子,才想到:真的想去香港站check in,其實可以坐的士去,也不過是三幾百。

          這屬於另類的貧窮限制想像吧。

二、

          年輕時窮,的士並不在我坐車的選項中,到了出來工作,偶爾會坐的士,但也不多。眼見一對較年長的夫婦朋友,基本上以的士代步,我當時的理解:收入到了某個地步,坐的士再沒有昂貴的感覺,的士就會成為常規的交通工具選項。

          事實並不如此。今天,坐五十元、一百元、三百元的士,我仍然覺得是不太可接受的價錢,並沒有它在我收入中佔的比例大幅下降,就覺得可以隨便坐。到今天,考慮坐的士,仍然是一個要特別思考的項目。

三、

          除了窮人思想、又或左膠等因素,我想,用家體驗也是重要一環。正因為我一直都不常規地坐,結果我沒有一個良好的call車工具,手機上甚至連一個Callapps都沒有。而我什麼時候會搭的士?就是很緊急的時候。

          你沒有快捷的工具而想搭的士,就變成搵的士是令你覺得很不安的一個過程,這就是令人卻步的用家體驗了。

四、

          如果只是工具問題,我也可以早早下載好,熟習一下,一樣可以改變自己的習慣。另一個問題是:即使找到的士,坐的士的經驗,仍然不好。

          坐其他交通工具,我只是付款的其中一員,自然沒有話語權,這我接受。

          坐的士,我就是出全資那一位,但在大部分情況,你要實踐自己的話語權,都好難。你要求感覺安全的車速,司機不願接受,真的要他接受,你就要面對相當不愉快的對話,以及捱埋隨後的坐車時間。

          無論攀談或沉默,的士內的空間,都很容易有一種躁動的氛圍。

五、

          有些事情,表面上是錢可以解決的問題,但再揭開來看看,你就會看到你自己的樣子,這可能才是問題之為問題的核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