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落葉》後,《讓我們酒在一起》都是回答同一個問題:在X的時代,唔駛做X的人。
一個落拓的英或小鎮,迎來一群敘利亞難民,第一個反應,並不是同舟共濟,而是攻擊與謾罵。電影做得好的地方,是這群落拓的白人,導演一樣寫得很立體,他們雖然在觀眾眼中很衰,但他們有自己衰的論述,可恨之心必然其可憐之處。
但是,同樣有可憐之處的酒舖老闆,選擇截然不同的方向,這才顯出其可貴之處。
電影沒有一條現實的出路,艱難的生活仍然艱難,但它充滿正能量,因為人無論如何,仍然應該有希望,而只要有同路人扶持,生活仍然可以保持一種帶傷痕的高昂。
電影骨子裡是批評制度,但它不著一言,因為制度不會理會我們。我覺得,要批判制度,最後還是回到人身上。為什麼我們不能改變制度,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團結一起,真的彼此關顧。
電影最有力的地方,在於它認清現實:惡是容易得多,把責任卸去別人身上,打擊比自己弱的人,是最就手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方法;相反,要堅持善,保持內心的光明,只會受苦受氣受挫折。
但是,電影裡的敘利亞女孩與酒吧老闆,仍然撐住。這是經歷人生各種苦難的兩個人,他們仍然想做一個好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