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自己

 


          有關巴黎奧運開幕禮LGBTQ一幕,有點爭論,我覺得,分析一下,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楚一點。

          按畫面所見,我們就是看到一群人在一張餐桌前,而看裝扮又或看資料,知道當中不少人都屬LGBTQ,然後,有人覺得,他們模仿最後晚餐,因而覺得他們褻瀆天主教信仰。隨後有人說該畫面是模仿別一幅名畫,所以不是針對天主教。

          這裡有兩層思考:

(1)   如果只是自己觀感,讀者演繹作品,怎樣理解都可以,你覺得模仿哪幅畫都得,你喜歡或不喜歡也可以,讀者有權。

(2)   不過,你要別人認同你的看法,就要有足夠理據。你覺得有長桌、有人一字排開,就是模仿「最後晚餐」,至少我自己看來,真的不太像。那麼,你要說服別人這說法,除非有更多佐證,不然,你只能退回(1),就是自己的觀感。

很多時候,在社交媒體分享的人,都不大明白以上兩層的分別,許多人都是(1),卻以(2)的形式來表達,於是惹來別人的反駁。如果知道自己是(1),你其實不用反駁,甚至不用理由;當然,你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個人感想,任何人都看到,惹來意見是很自然的。一般來說,很個人的感想,不宜這樣放上去的,這也是社交媒體好多鬧交的原因。

(3)   再進一步,你要指責創作者的企圖,就要有更多的證據,而不能只說二者相似,就等同褻瀆。

關於(3),就可以進入第二層討論了。

          如果該畫面真的模仿最後晚餐,我們是否就可以說,它針對天主教信仰?

          除非你說,任何模仿信仰中神聖畫面的做法都是褻瀆,不然,就要有再進一步的解說。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在一場表演中,用一群可愛小朋友扮最後晚餐,你都覺得是褻瀆,那才能說,該畫面必然是褻瀆。

          如果你不是持此立場,就需要討論,怎樣的模仿,才是褻瀆呢?

          危險位即可此:如果你說,只要是LBGTQ的人來扮演,就是褻瀆,這代表你完全否定他們,而這是否恰當呢?

          教會對LBGTQ的觀點,與世俗愈行愈遠,產生的張力,總在這些小地方,突然爆出來。當社會愈來愈不當LBGTQ是一回事,天主教徒的煞有介事,究竟是伸張天主的旨意,還是讓人更不當天主教是一回事,真的難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