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當年一時動念,建議該屆同學每年訂定一天相聚,她們畢業那一年,我自己辦了一次,往後她們自己聚會,轉眼間就進入了大家都不想直視的次數。
當年全班有30人,今年的聚會,有9位,三分之一。
當中,大概有10位,已經不會再出現,各種原因,但都祝福他們。餘下10位,至少有4位已經移民,在此也送上祝福,願妳們在遠方可以好好生活,不容易呀,願平安。
有一位同學仔剛做了手術不久,希望她早日康復。
聚會之後那一天就可能催生的同學仔,妳要平安呀。
還有一兩位在日常生活中有點不順,所以也來不了,同樣,大家都在生活中掙扎努力,我們都記得妳們,希望這惦記會給妳們的一點力量。
二、
畢業良久,大家都有點人生閱歷,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但整體而言,生活都是有點不容易。不一定是賺不了錢生活不了,但人生的挑戰還是較多。特別是有孩子的媽,似乎憂心更甚。
作為過來人,我的忠告是放手多一點。特別是兒子已經出來工作,更加堅定我的放手論。身為父母,真正的責任是做好父母,所謂「父父子子」,即父母要做好父母這身份,讓子女可以成為子女。可能父母覺得需要做課外活動教練、教師、人生訓練師,我覺得,都要先做父母,要讓子女感覺到你的關心與愛,與子女建立良好關係,他們能夠放心依靠你,把心事告訴你,能夠向你查問人生的疑惑,這才是最重要。如果父母做好父母,待子女成長,他們可以成為一個更能夠肯定自己的人,並且與子女保持關係,這才是最重要。
我在席間半開玩笑說:兒子生來聰敏,讀書學校也好,終歸大學畢業,不還一個普通的返工狗而已。
真的,事情過去,今天你覺得感覺爆炸的事,只是微不足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