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兒子看NETFILX的其中一個選片條件,就是「即將落架」,我也受影響,又在網上看到人家講這紀錄片,就去看了。
[劇透有雷]
故事的敘述很有戲劇性,寫三胞胎如何相識,契機是其中兩個前後腳進了同一間大學。由此揭發三兄弟如何重逢,遺傳基因如何強大,他們往後的人生如何如何。
到了近中段,主調就轉去「他們三個為什麼會由三個家庭收養」這疑問,於是揭發一個在六十年代開始的心理學實驗,以今天的人權標準來說,做法令人髮止,因為特意把三胞胎分去三個家庭,同時還有其他雙胞胎,都有同樣做法。
三胞胎得悉此事,當然很憤怒,一路想追究,一路都追究不了。直到主事的心理學家離世,他把自己所有研究資料送給耶魯大學,但要求2066年才能解密,除非得到「猶太兒童基金會」的同意。
其中一個三胞胎嘗試要求基金會給予閱覽權限,就顯出了官僚制度的威力。事主打電話去要求權限,審閱資料,電話轉來轉去,每一個人都把事情轉去另一處,終於有一個人認頭,但他表示,佢唔知這個計劃,所以要去弄明白這件事。所謂弄明白,就是推託。
許多人覺得事情難以想像,但是,這是從今天對人權的理解推論出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家對人權的理解,與今天是截然不同,當時的科學家為尋找自己的問題,在收養兒童上弄點小手段,當時可能都覺得不是很好,但不是大問題,為了科學,值得。
不過,研究不似預期,也有理由相信,剛巧遇上三胞胎神奇相遇,研究就中止了。無論是主事的科學家,還是付錢的基金會,當然不想為這樣的事情而尷尬,甚或惹上官非,而權貴自然可以躲在官僚主義後面了。
為我來說,紀錄片最有意義的地方,是三胞胎終於因為拍這紀錄片,基金會才願意開放權限,讓還在生的兩位,審閱相關的研究資料。
新聞自由的重要,正是弱勢者的最後水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