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天有家庭任務:探望一位全家都相熟的長輩。長輩病重,不太想人騷擾,雖然與我家很稔熟,卻已經好一段日子沒有見面。偶爾知道有機會見面,家庭會議也傾了一輪:究竟爭取機會再見一面,是自我滿足,還是為長輩帶來一種關與愛。
終於見了面,長輩很開心地笑,一家人懸掛的心才放下,也開心地傾了幾句,長輩還開了兒子一個玩笑。
目送她離開,大家都覺得,來訪是對的。
即使是很親近的人,當我們面對不同的處境,我們都不容易確定,別人的心意,還是要猜、要估、要試,這過程可能成功,可能失敗,可能令我們更親近,也可能爭吵起來。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微妙而脆弱,同時,又因此帶來巨大的喜悅,如果我們可以在這樣的難以掌握的關係中,仍然心靈相通,就是生活裡的美妙可愛。
個人關係已經不容易,當耶穌基督來臨,祂期望的是,不是親朋戚友相親相愛,而是基督身體。基督身體的意思,就是我們可以視教會內的成員,與自己是同一個身體。真的是這樣,你不會不關心對方,正如你腳趾尾痛,你的大腦不會視若無睹,因為腦袋也感到這種痛。
彌撒本來也是這一回事:共融就是我們相信,即使我們是完全不同的個體,但在彌撒中,我們仍然覺得彼此一體,這也是教會生活的高峰。
這是教會之為教會的核心,而教會許多說法、做法、規定、要求,本來都應該為此服務。現實裡,要做到這一點很難,正如我們人際之間的經驗,但信仰正是要超越人生,我們要死於自己,活出基督,而基督釘在十字架上,正代表全人類都拒絕祂時,祂仍然要與人連結起來。
願每一個教友,在教會內,都可以秉持這精神去過教會生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