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low的倒三角

 


        MMZ 世代,專家說這一代對Moslow的人生需要的三角型,倒轉了,本來是人生最高的渴求意義,變成這一代的基本。節目裡專家說,這不是代際不同那麼簡單,而是Z世代是在一個全新的環境成長,就是網絡生態,同時,在這生態成長的人只會愈來愈多,他說現在職場已有3成人是Z年代,未來只會更多,接不接受都要接受。

        我當年教預科時,還有中國語文及文化科,有教殷海光的《人生的意義》,殷海光正是用Moslow這個需求層次金字塔,說我們不能不建構基本需要,不然談理想就是空中樓閣了。

        殷海光是大學者,但大學者也想不到,世界可以變到今天的樣子。

        原來的需求層次金字塔,最底層是生存需要,第二層是安全感的需要,第三層是歸屬感的需要。這三層的需求,都是人生的基礎:有吃、有住、有自己歸屬的團體。建基於這三層,人就開始走向個人得到尊重,乃至自我實現了。

        我那一代人,很buy這個金字塔,因為我們真的要為食什麼而勤力,讀書時期,父母老是說「讀唔成書就做乞兒」,就是無飯食了。繼續想買樓,因為一日唔上車,一世上唔到車,就不能安居樂業了。再來,就是社會地位,最好是有一份體面的工作,這是最典型的歸屬感。

        努力奮鬥,讓人完成前三層次,才開始尋找個人的意義了。

        不過,禧年新一代,他們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網路成為他們的歸屬,不用在現實找安全感和歸屬。因此,新一代人,把金字塔倒轉,首先關心的是意義。

        工作沒有意義?裸辭。

        我們那一代願意做沒有意義的工作,因為現實的需要,也因為我們對於意義的渴求,沒有這麼大,畢竟是金字塔的尖頂。我們尋找提早退休,含意就是我們要先搵夠了,搵到可以退休,才會開始意義的尋找。

        彼此的金字塔剛好倒轉,要對到嘴就的不容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