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值得入場。
有關港產片,這幾年成為一個有點特殊的課題,就是應該如何評價港產片。不少人覺得情懷夠就可以,我自己就不能這樣。這回看到《破‧地獄》,我有點新想法:香港的電影工業已經不再存在了。
我成長於香港電影大盛的日子,當年母親在戲院賣飛,周末最常的話題是午夜場幾點就爆(全院滿座)。那時代,電影是香港的一種工業,有很多專精的技術人員,即使電影拍得不好,但是,整體還是很順暢的,製作上很有水準。
過了全盛期,我的感覺是:成建制的製作系統,與有心拍電影的人,有點分道揚鑣的感覺。大公司的製作,不再是拍給香港人看為主;想拍出「香港」的人,製作上不夠成熟。結果,二者能夠兼顧的,我覺得就是《飯戲攻心》和《破‧地獄》。
看《破‧地獄》,就有點回到昔日看港產片的感覺了。當中有些感覺,很有趣,如港產片好想有一兩句金句的表達方法,結果「生人都要破地獄」,當中有意思,同時又有點扮嘢。
電影最感人的地方,是呈現而非說明的部分,最後一幕匯聚前面的伏筆,不用角色走出來說明,情感反而更濃。不過,電影裡還是忍不住有很多道理要講,但一講道理,就顯出沒有什麼特別的道理。這正是港產片很大的限制,但好像沒有辦法,大家都有好多道理想說明白。
雖然有些說道理的場面,但電影較多呈現,這也是大家猛說演員演技出色的原因。因為要呈現到,就要靠演員發揮到角色,而大部分演員的表現都有水準,電影場面就有感染力了。
甚至,黃子華也有點入戲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