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自己諗諗]
一、
開場時自己很眼睏,而電影開局也是很緩慢,所以有一刻,真的好有訓著FEEL。但是,漸入佳境,而電影到最後收束,主題曲響起,非常完美的結束點,很好。
結尾配上歌詞,很觸動,可惜在網上找到那首歌的中文歌詞,有點覺得,導演是為了這首歌而拍這齣戲。就如拍攝的小鎮,也有這種為此拍的感覺。
電影不夠圓滿,處理不夠完整,但情懷滿滿,那種日本人的哀怨與憤怒,非常特殊特別。看完電影,與太太兒子討論其中一個衝突情節,我覺得日本人那種不說出口,與南韓那種激動到極點,哪種更可怖,真的很難說。
故事可以是很灰很黑暗(如果是西片),可以是很可怖很傷害(如果是韓片),因為是日本片,那種柔和的光線,那些溫柔的聲線,那些無聲的寧靜,哀而不傷,怨而不爭,真的有禮失求諸野的感覺。
二、
尋找自己究竟是如何?看電影時,我想到這回事。
因為,這個我還是在這個社會裡生活,如果真正的我是這個社會不太接受的,究竟堅持自己是怎樣呢?所謂我,這個「我」,同時也包括自己與其他人的連結的這個「位際」中的我,而這個位際關係,與獨立意識的我,不夠吻合,究竟如何?
已經成長的教練,那個自我與社會有磨擦,但他自己已經是自己了;拓也和小櫻卻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與他人正在彼此影響,而電影提供一個關於未來的希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