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沒有完全看完這本書。
如果不是聽了作者的讀書分享會,我並不知道,書製作得這麼精美,封面頁可以拆出來,原來是一幅畫,而且有幾個不同版本。形式與內容都非常認真。
不過,從內容來看,與看過吳藹儀其他的書,感覺與這一本很不同。其他書或許是目的性較強,所以讀來很井然,但到了這本書,既因為它是專欄輯錄,也因為當中很多個人的感情,結果,不少文章,其實我讀不明白。
我覺得很有2019+疫情後的感覺。政治的撕裂加上好幾年沒有公共社交,香港人變得很私人了。書中不少書信是寫給在囚人士,而所談內容總有些內容,作為一個普通讀者,看不明白,而有理由相信,要相當inside的人,才會明白。
就算與政治無關,有些地方,談到戲劇,也有些描述,如果沒有看過該劇,我就不明白了。
當然,文章所呈現的時代感覺,仍然可以感同身受。正如書名所代表的感覺,就是朦朧的香港,但不是美感,而是看不清,參不透。不絕的雨,滲入衣服裡,即使不是徹骨深寒,卻仍然會令人漸凍漸寒的不適。
這是一本私散文,如果覺得好看,某程度來說,你與作者應該經歷了相近的事情,也有相近的品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