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拜年,與長輩聊,她打算年中去一個我講唔番名(俄羅斯庫頁島附近咁上下)的地方,玩1613晚。

          1613晚?」

          原來是指住宿的晚。原來,有兩晚因要等飛機呀睇景呀,唔會搵地方訓。

          16日,全程要坐16程飛機。

          長輩之為長輩,年紀也不輕,我估近70(樣睇唔出呀,長輩不要罵我),而這樣的旅程,她還未下決心,純粹因為「無伴」。

          長輩熱愛看文化古跡,我說得出的世遺,她都去過;她說值得去的世遺,我聽都未聽過。老實說,她去的地方,撇除時間金錢的問題,要我去,我都未必會去。

          有些是沒有興趣,有些是太辛苦,有些是覺得「有乜好睇」。

          但是,我不去,不代表她不應該去,旅行的值不值得,真的是很個人的選擇。我可以不認同不喜歡,但我不會說人家應該不喜歡,應該不去。

          那麼,人生的旅途呢?網上永恆地看到定斷別人應該如何如何的言論,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學,正如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旅行哲學。如果「人生忽如寄」,彼此只是路上的旅人,如此相待,我們能否更寬容地看朋友、看親人、看自己呢?

Photo by Sigmund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