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去旅行

 


          即將出發去旅行,寫寫活到這年紀,如何看旅行。

          一世人都未試過二三月之間去歐洲,能夠不用頂住炎熱去,看天氣每天都是11-20度之間,感覺好好。這次是太太的儀式旅行,為她由工作走向不返工之間,出去一轉,更好地適應自己的人生改變。由於她已經不用上班,所以策劃之事就由她一手負責,同時也是她想去邊就去邊。

          直到眼前,我對這趟旅行的唯一想法:要坐成廿鐘頭飛機,想死。

          不算旅遊達人,但身為香港人,出外旅行的日子也不少,看過、感受過,到了今天,對於觀光式的,興趣再不大。一來是年紀不少,舟居勞頓真的是勞頓,自己坐飛機又不是太睡到,無端不太睡覺去一個地方看這看那,好辛苦。

          再者,絕大部分觀光點,在身中看Youtube,其實更好看。臨出發老是看一些日本的旅行短片,鏡頭下,即使是荒無小鎮,都別有美感,配上優美音樂,人家的鏡頭更美,何必要千里而去,一睹真貌呢?

          如果是強調體驗的,經過聖雅各伯之路,我更想類似的步道旅程,所以看了一對台港夫妻行美國的步道,很有感。不過,要去到他們的級數(156日行4200公里),又是發夢,所以,看看片,相當好。

          無論是哪一類旅行,看短片好正,鏡頭好美,但要去到、做到,背後有多少要繁瑣事要處理呢?搬住行李上機落車,短程長途的移動,睡得不好還是要下一站,那有手拿遙控這麼自由自在?

          當然,陪老婆去,就是兩個人放假的心情,況且我們都是hea遊,只是去了異國過幾天生活,沉澱心情,為太太的再出發,出發﹗

          Photo by Tom Barrett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