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張力

 


          究竟普世價值與天主教信仰有何關係?由於工作關係,這陣子正在思考這問題。

          這是一個鹹淡水交界的問題,沒有太多人會理會。為研究神學的人來說,普世價值是世俗問題,啟示真理必然超越;為一般人來說,根本不覺得有這個問題。

          所以會思考這問題,因為自己的工作,處理的是在天主教學校裡推行天主教價值。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如果是天主教學校,學校的管理階層往往是神職,就算不是,學校的老師也是以教友為主,而且學生就算未領洗,也是傾向天主教信仰。總之,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天主教學校,都是直接教天主教信仰,如同教理教授那種,不用融合普世價值。

          香港的天主教學校卻很特殊,現況是整間學校,絕大部分都再沒有神職,而教友的數目往往低於10%。一間中學,50位老師,如果有10位是教友,已經是「非常多」,1000個學生,如果有100位,一定是名校。

          在這種處境,要用天主教方式來教信仰,好難。為大部分沒有任何信仰背景的學生,甚至有人連耶穌和基督都分不清的情況下,如何可以呢?同時,想在學校內傳播信仰,如果幾乎沒有老師是教友,如何可以大規模傳播呢?就需要非教友的老師幫助了。

          正因如此,就要思考,由普世價值入手了。

          這同時是梵二以後的其中一個進路。梵二以後,教會對理性與信仰的理解,不再是截然分開乃至對立,而是相信人的理性可以理解天主,但要完整透徹地明白,需要啟示真理。於是,教普世價值也可以走向天主,只需要做一點引導。

       雖然有此取向,但究竟二者如何可以連結起來呢?這個鹹淡水交界,沒有人真的去處理過。這其實是香港非常獨特的神學課題,可惜,真的意識到人少之又少。

留言